程序的发展,需要引入集中配置:随着程序功能的日益复杂,程序的配置日益增多:各种功能的开关、参数的配置、服务器的地址……并且对配置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配置修改后实时生效,灰度发布,分环境、分集群管理配置,完善的权限、审核机制……并且随着采用分布式的开发模式,项目之间的相互引用随着服务的不断增多,相互之间的调用复杂度成指数升高,每次投产或者上线新的项目时苦不堪言,因此需要引用配置中心治理。有哪些开源配置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4 11:10:40
阅读次数:
5
设计Spark程式过程中最初始的是创建RDD数据集,该数据集来自定义的源数据,当RDD数据集初始后,再通过算子对RDD数据集作转换生成后续的数据集。Spark中提供了多种创建RDD数据集的方法,比如:通过内存集合创建、或使用本地文件创建以及HDFS文件创建RDD数据集。最常见的是第三种方式,生产环境下通常会读取并基于HDFS上存储的数据来创建并进行离线批处理。典型的RDD创建流程为,通过输入算子(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4 10:59:58
阅读次数:
4
一、创建.net core web 应用 1、首先打开vs2019创建好.net core web应用,简单的注入IConfiguration 便于打印端口号展示效果。 1 private readonly ILogger<HomeController> _logger; 2 private rea ...
https://www.cnblogs.com/xybaby/p/7787034.html 概念与实现: 负载均衡: Nginx:高性能、高并发的web服务器;功能包括负载均衡、反向代理、静态内容缓存、访问控制;工作在应用层 LVS: Linux virtual server,基于集群技术和Linu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3 12:24:11
阅读次数:
9
Flink的优势和特点: 一、同时支持高吞吐、低延迟、高性能 Flink是目前开源社区中唯一一套集高吞吐、低延迟、高性能三者于一身的分布式流式数据处理框架。Apache Spark也只能兼顾高吞吐和高性能特点,主要是因为Spark Streaming流式计算中无法做到低延迟保障;而流式计算框架Apa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3 11:33:38
阅读次数:
5
通用的CP系统有etcd和consul, 通用的对立面就是专用系统. 所以在某些场合是有这种需求的. 然而etcd embed的可用性极差, Windows上面跑会出现各种问题, 而且不能定制协议, 你必须得用etcd定义好的协议和客户端来和etcd集群通讯. 所以这时候的选择: 1. 忍着 2.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3 11:33:21
阅读次数:
3
说明 本文中只是针对单Nacos服务实例进行配置介绍,后面有机会再补充Nacos集群的配置。 如想看sentinel和nocos整体使用请从sentinel的限流的基本使用这篇文章开始。 Nacos下载 Nacos-service的下载是个非常糟心的事,因为它本身官方提供的下载地址是在github上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2 12:22:25
阅读次数:
4
原创郝健Linux阅码场1月20日作者:郝健目前就职于瑞星咖啡,负责4层负载均衡的研究与开发。曾就职于天融信,赛尔网络,云杉网络几家公司。主要感兴趣的方向:linux内核网络子系统,dpdk。目前,Linux平台下主流的服务程序启动管理方式有以下几种:daemonsysvinitsystemdnohup1.daemon守护进程是在后台运行不受控端控制的进程,通常情况下守护进程在系统启动时自动运行。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20-12-02 12:13:20
阅读次数:
7
前面,跟大家简单地介绍了负载均衡和Nginx的一些基础配置(Nginx负载均衡配置实例),接下来,跟大家介绍一下Nginx的常用命令,便于日常的运维。 停止Nginx的方法 通过之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如何配置并启动Nginx,但如果想停止Nginx服务,该如何操作呢?下面介绍停止Nginx的四种方法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2 12:03:55
阅读次数:
5
分片+高可用+负载均衡 其中一个挂了,备用的顶上 redis集群 启动6个容器 创建redis集群网卡 docker network create redis --subnet 172.38.0.0/16 查看redis网卡的详细信息 docker network inspect redis 配置r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2 12:02:17
阅读次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