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缘起 看代码时,我常常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从宏观角度上看代码,整个代码主体都是赋值语句。在偏硬件比如嵌入式系统中,绝大多数赋值语句都是在给寄存器赋值;而在软件系统中,绝大多数赋值语句都是在对选定的数据结...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7 10:19:02
阅读次数:
169
表1.收集命令命令说明all_clocks返回设计中所有时钟的收集。all_inputs返回设计中输入端口的收集。all_outputs返回设计中所有寄存器的收集。get_cells返回设计中单元的收集。收集中的所有单元名称与规定的模式匹配。可以采用通配符来同时选择多个单元。get_clocks返回...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6 16:56:51
阅读次数:
296
ATMEGA16 IO端口相关的寄存器总共有三个DDRX、PORTX和PINX。如果要对IO操作基本上就是对这三个寄存器进行相关的操纵。DDRX也称为数据方向寄存器、PORTX称为数据寄存器、PINX称为端口输入引脚。
DDRX的作用:
当DDRX = 0时,表示的是某端口的引脚为输入;当DDRX = 0xff时表示某端口的引脚为输出。
引脚的状态:输入或者输出是根据什么定义的呢?
是根据...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6 15:22:23
阅读次数:
289
1、使用ESP定律OD载入后,F8一次,在寄存器窗口的ESP的内容上(如0012FFA4)右键:“在数据窗口中跟随”,到内存数据窗口,将内存数据窗口以HEX 数据形式显示,在刚才的地址起始位置上(如0012FFA4)上右键:“断点”->“硬件访问”->“字”,F9直接运行,再F8一次或二 次,一般会...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6 01:43:17
阅读次数:
349
在 嵌入式软件编程中,经常会用到函数调用,之前在学习如何在C语言中嵌入汇编时有了解到C语言之前的参数调用是使用寄存器R0传递第一个参数,R1传递到第 二个..一直到R3传递第四个参数.但是实际上有时可能传递的参数非常多,超过8个,或是参数中有浮点数之类,参数也会超过4个寄存器,对于超出的部份并 不使...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6 00:59:36
阅读次数:
256
并发编程
线程通信
共享内存和消息传递
线程同步
控制不同线程的执行顺序
java并发
基于共享内存模型指令重排序
编译器重排序处理器重排序
cpu重排序写缓存区(cache、寄存器)
内存屏障顺序一致性与Happens-before执行结果有序性
volatile
解决内存可见性问题
锁
lock 显示锁
可中断可定时...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7-25 11:24:11
阅读次数:
275
一、什么是线程?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执行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仅仅拥有一点在执行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如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可是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它的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所有资源。二、什么时候使用多线程? 当...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7-24 14:47:35
阅读次数:
307
在C语言中的register修饰的变量表示将此变量存储在CPU的寄存器中,由于CPU访问寄存器比访问内存快很多,可以大大提高运算速度。但在使用register时有几点需要注意。1.用register修饰的变量只能是局部变量,不能是全局变量。CPU的寄存器资源有限,因此不可能让一个变量一直占着CPU寄...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7-24 10:00:53
阅读次数:
229
接着上一篇文章所说。前一篇重点说了地址划分、3A内部结构包括内部节点结构和与系统架构以及二级XBAR的地址路由和转换情况。这篇主要讲解3A2H的系统结构。将会结合3A2H的窗口寄存器具体值来分析其地址路由情况。3A2H系统结构 3A2H的系统框图如下所示:图1-3 3A2H系统结构图 可以看出3A和...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3 20:44:55
阅读次数:
323
疯狂的暑假学习之 汇编入门学习笔记 (十三)—— 外中断
参考: 《汇编语言》 王爽 第15章
1.外中断信息
外中断分为可屏蔽中断和不可屏蔽中断
可屏蔽中断
先看看内中断所引发的中断过程:
(1)取中断类型吗n。
(2)标志寄存器入栈,设置IF=0,TF=0.
(3)CS、IP入栈
(4)(IP)=(n*4),(CS)=(n*4+2)
可屏蔽中断的中断过程于内中断所引发的中断过程不同的地方只是,第一步不同。可屏蔽中断的中断过程,CPU要先看IF的值,如果IF=0就不执行中断,如果IF=1执行...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3 13:32:56
阅读次数: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