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JDE部署后环境: DV:开发环境 PY:测试环境 PD:正式环境 根据端口号区分不同环境,可配置。同时,JDE默认使用分发服务器,不同环境连接为不同的数据库。2、命名规范: 自定义项目、函数、表、试图等,代码为55--59。如表F55XXX;V55XXX 表、视图、函数命名...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1 18:02:48
阅读次数:
219
HTTP协议简介应用层协议,无状态协议(可设定为维持TCP连接,但服务器端的资源会释放)。默认HTTP的端口号为80,HTTPS的端口号为443。基于HTTP协议的客户机访问包括4个过程,分别是建立TCP套接字连接、发送HTTP请求报文、接收HTTP应答报文和关闭TCP套接字连接。请求报文格式:请求...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11-21 10:24:06
阅读次数:
246
登入主页选择service创建一个主机组输入一个未分配的IP地址该IP会在宿主机上边产生一个VIP编辑连接池输入节点,可以带端口号编辑虚拟主机选择连接池以及对应vip在连接池的目录下可以设置负载均衡方式在虚拟服务下可以设置连接方式等其它功能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17 14:19:10
阅读次数:
249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基于udp端口161,162,其中服务端是161,客户端是162,也就是管理端向代理端(也即是客户端)发送信息是161,代理端向管理端发送信息是162(例如发送告警信息)HTTP是基于TCP端口80DNS(域名解析服务)是基于udp端口53FTP(文件传输协议)是基于TCP端..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17 14:13:51
阅读次数:
147
1.大端字节序,即低地址高字节TCP/IP协议规定,网络数据流应采用大端字节序,即低地址高字节。例如上一节的UDP段格式,地址0-1是16位的源端口号,如果这个端口号是1000(0x3e8),则地址0是0x03,地址1是0xe8,也就是先发0x03,再发0xe8,这16位在发送主机的缓冲区中也应该是...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11-15 15:27:25
阅读次数:
169
设置或获取对象指定的文件名或路径。window.location.pathname
设置或获取整个 URL 为字符串。window.location.href;
设置或获取与 URL 关联的端口号码。window.location.port
设置或获取 URL 的协议部分。window.location.protocol
设置或获取 href 属性中在井号...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11-14 19:48:32
阅读次数:
272
邮件常见的几种协议-----------------------------------------25端口(SMTP):25端口为SMTP(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服务所开放的,是用于发送邮件。如今绝大多数邮件服务器都使用该协议。110端口(POP3):110端口是为POP3(PostOfficeProtocolVers..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14 10:54:58
阅读次数:
379
139端口
139端口是一种TCP端口,该端口在你通过网上邻居访问局域网中的共享文件或共享打印机时就能发挥作用。
139端口一旦被Internet上的某个攻击者利用的话,就能成为一个危害极大的安全漏洞。因为黑客要是与目标主机的139端口建立连接的话,就很有可能浏览到指定网段内所有工..
FTPfile transferprotocol成本低,跨平台,跨公网使用的端口号:数据传输端口 20命令传输端口 21主动:默认情况下,ftp服务是开放了21端口,用来接受控制命令,服务器用20端口去发送数据(连接客户端大于1024的随机端口)被动:ftp服务器开放21端口,用来接受命令控制,进行...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14 00:08:04
阅读次数:
276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知道OSI(英文全称: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译作: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将网络通信归结为七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具体功能大致归结如下: Socket通常称作"套接字",Socket=IP地址+端口号,构成网络通信的句柄。网络通信的本质不是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而是不同计算机上应用程序的通信。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在很多操作系统平台包括主流的Windows、Linux、Androi...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13 22:34:00
阅读次数: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