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系列之《啥,又要为表增加一列属性?》分享了两种数据库属性扩展思路,被喷得厉害。第二天补充了一篇《这才是真正的表扩展方案》,分享了互联网大数据高并发情况下,数据库属性扩容的成熟工具及思路。对于version+ext方案,还是有很多朋友质疑“线上不可能这么用”。本篇将讲述一下58同城最核心的数据“帖子”的架构实现技术细节,说明不仅不是“不可能这么用”,而是大数据,可变属性,高吞吐场景下的“常用手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8 13:05:44
阅读次数:
10
一、什么是高并发高并发(HighConcurrency)是互联网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它通常是指,通过设计保证系统能够同时并行处理很多请求。高并发相关常用的一些指标有响应时间(ResponseTime),吞吐量(Throughput),每秒查询率QPS(QueryPerSecond),并发用户数等。响应时间:系统对请求做出响应的时间。例如系统处理一个HTTP请求需要200ms,这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8 13:05:25
阅读次数:
6
一、问题的提出询问框架组件,是否需要自研?18年规划系统介绍58到家的技术体系,15年加盟58到家后,架构部正好也是负责范围的一部分,故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个人观点:如果公司业务不复杂,研发人数比较少,技术实力相对有限,一定不要自研框架组件如果公司业务复杂,研发人数比较多,技术能力能够胜任,建议自研部分框架组件二、为什么早期不建议自研?早期研发人数较少,公司也不确定能走多远,业务相对简单,业务以“快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8 12:55:38
阅读次数:
10
WEB端系统,经常会有一些导出功能。这些功能的导出,是后台经过各种拼装,以数据流的形式进行下载。这个过程,会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对服务器产生较大压力且下载时间变长。有时并发下载就会导致系统变的特别慢。为此,需要对导出功能进行下性能测试。 一、下载的关键 导出性能下载测试需要通过“BeanShell 取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8 12:30:25
阅读次数:
6
1、进入hbase shell 报内存不足 描述 做hbase数据迁移的时候,需要在目标集群创建与源端集群相同的表以及表属性,同时通过bulkload的方式加载数据。 目前迁移开启十个并发,一共迁移4千张表,失败了200+表的迁移。 看来这种迁移还是不能起太多并发,否则导致hbase regions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8 12:27:59
阅读次数:
7
2017精选索引,入选规则为:截止至2017年12月28日文章截止到发文,阅读1W+【架构必备】《互联网架构如何实现“高并发”》4W+《TCP接入层的负载均衡、高可用、扩展性架构设计》2.2W+《配置中心架构设计演进》1.7W+《跨公网调用的大坑与架构优化》1.4W+《DNS在架构设计中的巧用》1.9W+《消息如何在网络上安全传输》1.2W+《10W定时任务,如何高效触发》2.9W+《工作线程究竟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8 12:18:05
阅读次数:
2
RD:单库数据量太大,数据库扛不住了,我要申请一个数据库从库,读写分离。DBA:数据量多少?RD:5000w左右。DBA:读写吞吐量呢?RD:读QPS约200,写QPS约30左右。上周在公司听到两个技术同学讨论,感觉对读写分离解决什么问题没有弄清楚,有些奔溃。另,对于互联网某些业务场景,并不是很喜欢数据库读写分离架构,一些浅见见文末。一、读写分离什么是数据库读写分离?答:一主多从,读写分离,主动同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11-17 13:03:37
阅读次数:
27
前 看了前几篇随笔,感觉有点翻译的味道,以后我尽量避免。 这次我们要看的是关于数据库的并行控制的paper,是1976年的老文章了。这篇paper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多粒度锁,讲的是在继承结构下的加锁方法,第二部分介绍关于多层级的isolation。 多粒度锁 直觉上,排外锁(X)和共享锁(S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7 12:46:44
阅读次数:
8
MySQL主从复制,读写分离是互联网常见的数据库架构,该架构最令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在数据量较大并发量较大的场景下,主从延时会比较严重。为什么主从延时这么大?答:MySQL使用单线程重放RelayLog。应该怎么优化,缩短重放时间?答:多线程并行重放RelayLog可以缩短时间。多线程并行重放RelayLog有什么问题?答:需要考虑如何分割RelayLog,才能够让多个数据库实例,多个线程并行重放R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11-17 12:10:49
阅读次数:
12
近一个多月,写了一些MySQL内核的文字,稍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InnoDB,为何并发如此之高?》文章介绍了:(1)什么是并发控制;(2)并发控制的常见方法:锁,数据多版本;(3)redo,undo,回滚段的实践;(4)InnoDB如何利用回滚段实现MVCC,实现快照读。结论是,快照读(SnapshotRead),这种不加锁的读,是InnoDB高并发的核心原因之一。番外篇:《快照读,在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11-17 12:10:05
阅读次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