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中的栈区处于相对较高的地址以地址的增长方向为上的话,栈地址是向下增长的,栈中分配局部变量空间,堆区是向上增长的用于分配程序员申请的内存空间。另外还有静态区是分配静态变量,全局变量空间的;只读区是分配常量和程序代码空间的;以及其他一些分区。对于常量,在实际情况中,是会复用的,比如变量a和b都赋.....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25 00:09:45
阅读次数:
3226
全局变量、静态全局变量、静态局部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变量可以分为:全局变量、静态全局变量、静态局部变量和局部变量。(1) 按存储区域分,全局变量、静态全局变量和静态局部变量都存放在内存的静态存储区域,局部变量存放在内存的栈区。(2) 按作用域分, 全局变量在整个工程文件内都有效;静态全局变量只在定义...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24 18:11:26
阅读次数:
100
黑马程序员——java基础——多线程
进程:是一个正在执行中的程序。每一个进程执行都有一个执行顺序。该顺序是一个执行路径,或者叫一个控制单元。
线程:就是进程中的一个独立的控制单元。线程在控制着进程的执行。一个进程中至少有一个线程。
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在运行,当一个进程中出现多个线程时,就称这个应用程序是多线程应用程序,每个线程在栈区中都有自己的执行空间,自己的方法区、自己的...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4-24 01:04:21
阅读次数:
256
1.概念解释静态存储区: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它主要存放静态数据、全局数据和常量。栈区:在执行函数时,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自动被释放。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5-04-22 01:48:36
阅读次数:
192
1、什么是闭包闭包,官方对闭包的解释是:一个拥有许多变量和绑定了这些变量的环境的表达式(通常是一个函数),因而这些变量也是该表达式的一部分。闭包的特点:1. 作为一个函数变量的一个引用,当函数返回时,其处于激活状态。2. 一个闭包就是当一个函数返回时,一个没有释放资源的栈区。简单的说,Javascr...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4-21 20:07:11
阅读次数:
146
遍历的四种方式枚举器遍历for infor循环blockModel 数据 - 模型Controller 控制器View 视图DatahHandle 数据处理类 只有一个对象images xxManager xxHandle__Block 1. 将栈区的东西拷贝到堆区2. 避免循环引用http://w...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21 00:16:37
阅读次数:
129
主要介绍下如题几类变量,也是比较容易弄混的四类变量,每一中变量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部分,才有存在的价值;存储区域作用域与生存时间局部变量栈区局部;在作用域内全局变量静态存储区全局,多个源文件中可以使用;整个程序执行期间静态局部变量 静态存储区 局部;整个程序执行期间静态全局变量静态存储区全局,只能.....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4-20 22:15:59
阅读次数:
137
在进行C/C++编程时,需要程序员对内存的了解比较精确。经常需要操作的内存可分为一下几个类别:
栈区(stack):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和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堆区(heap):一般有程序员分配和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操作系统回收。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19 16:12:06
阅读次数:
95
原文:http://blog.csdn.net/oohaha_123/article/details/24460425程序的内存分配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栈区(stack)―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4-18 21:53:18
阅读次数:
171
官方对闭包的解释是:一个拥有许多变量和绑定了这些变量的环境的表达式(通常是一个函数),因而这些变量也是该表达式的一部分。闭包的特点: 1.作为一个函数变量的一个引用,当函数返回时,其处于激活状态。 2.一个闭包就是当一个函数返回时,一个没有释放资源的栈区。 简单的说,javascript允许使...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4-17 17:47:41
阅读次数: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