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学习的第三天,讲了很多命令,又赶上双11,网络经常波动,我经常掉线,没有听到多少,回头再看一下录播。我也写一下讲的命令吧,也加深一下命令的印象。第三章老师讲完了。 ifconfig命令:输出信息后主要看5项:一、网卡名称 ,二、IP地址,三、物理网卡MAC地址,四,RX 是接收数据流量 五,T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8-11-12 11:33:00
阅读次数:
162
网卡MAC地址作为互联网设备在以太网中身份的唯一标识在以太网通讯中的作用比IP地址还要重要,MAC地址分成两部分,前24位是组织唯一标识符(OUI, 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后24位由厂商自行分配。IP地址又称为逻辑地址而MAC地址就叫做物理地址,一台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8-11-11 11:46:35
阅读次数:
579
前言 经过之前三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互联网是如何基于五层协议进行通信了,由应用层产生数据,然后进行封装,依次经过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的封装最后由物理层发送电信号进行数据的传输,在接收端首先由物理层接收到字节型的数据,然后拆包,验证 MAC 地址, IP 地址和端口,最后由目标应用获取数据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1-10 20:10:13
阅读次数:
155
计算机网络知识 一、网络基础 1.网络指的是什么? 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物理链接介质(网络设备)连接到一起。 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基于网络协议通信(网络协议就相当于计算机界的英语) 2.osi七层协议: 互联网协议按照功能不同分为osi七层或tcp/ip五层或tcp/ip四层 每层运行常见物理设备: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1-08 22:03:38
阅读次数:
126
vPC Peer-switch:不开启这功能,只有Primary设备发送BPDU,开启之后,将会把这一对设备呈现为一个STP Root,使用一个MAC地址,那么都可以发送BPDU了。STP BPDU在所有vPC链路中被发送,避免由于下游设备的STP BPDU超时,造成的流量中断。 注意:要开启该特性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1-04 19:38:10
阅读次数:
190
网络编程知识点剖析 一. C/S 架构: Client / Server 客户端 / 服务端 B/S 架构: Browser / Server 前端 / 服务端 二.网络编程通信流程. 网卡 mac地址 IP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 DNS服务器 (进行域名(domain name)和与之相对应的IP地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1-04 00:35:13
阅读次数:
171
阶段2-1、网络通信原理TCP和UDP都可以实现客户端/服务端通信,这两个协议有何区别?答案:TCP协议面向连接、可靠性高、适合传输大量数据;但是需要三次握手、数据补发等过程,耗时长、通信延迟大。UDP协议面向非连接、可靠性低、适合传输少量数据;但是连接速度快、耗时短、延迟小。网络通信中的MAC地址指的是什么,其作用和地址构成是怎样的?答案:MAC即Media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1-02 00:24:51
阅读次数:
258
ARP***和DAI一、ARP***原理:ARP(Addre***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一个位于TCP/IP协议栈中的网络层,负责将某个IP地址解析成对应的MAC地址。ARP***就是通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能够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网络阻塞,***者只要持续不断的发出伪造的ARP响应包就能更改目标主机ARP缓存中的IP-MAC条目,造成网络中断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1-02 00:18:29
阅读次数:
176
1 import socket 2 import uuid 3 4 # 获取主机名 5 hostname = socket.gethostname() 6 #获取IP 7 ip = socket.gethostbyname(hostname) 8 # 获取Mac地址 9 def get_mac_ad...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11-01 11:49:05
阅读次数:
349
在网络层中,使用的是 ip 协议,它规定网络地址的协议。 ip 地址分为两个部分: 网络部分:标识子网 主机部分:标识主机 子网掩码 表示子网络特征的一个参数,它规定 网络部分全部为1,主机部分全部为0,通过子网掩码的运算就能判断两个IP地址是否处在同一网络中。计算方式为: 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分别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0-31 12:40:34
阅读次数: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