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1、需求来由 内部资料归档混乱,内部归档地址不一,不利于资料查找及工作交接 更新不及时,本地文档更新完,未同步上传到ftp服务器 归档文档多为word或pdf格式,不易于编辑维护 搭配wss任务管理系统使用,每一任务原则上都要求有输出件,以便于对任务做质量管控及绩效考核打分 综合以上实际存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21 12:28:58
阅读次数:
6
redis集群 一、概述 主从模式: 就是把数据库分为两类:主数据库和从数据库 特点: 主数据库可以进行读写操作,当读写操作导致数据变化时会自动将数据同步给从数据库 从数据库一般都是只读的,并且接受主数据库同步过来的数据 一个master可以拥有多个slave,但是一个slave只能对应一个mast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21 12:11:40
阅读次数:
5
DNS是Domain Name System的简写,即域名系统,它作为可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简单地说,如果我们想访问岂安科技的官网,本来需要输入网站主机的IP地址,但是DNS可以将http://www.bigsec.com解析成对应的IP地址,我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20 12:16:36
阅读次数:
13
1.同步异步 同步:在某一段时间内,依次执行-->并行 异步:在某一时间点上,同时执行-->并发 AJAX:异步的局部刷新技术 2.优缺点 优点: 增强用户体验 因为服务器无需在响应整个页面,只需要响应部分内容所以减轻服务器压力 缺点: ajax不能应用在所有场景 无端的增多了对服务器的访问次数,给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1-20 11:41:24
阅读次数:
5
解决springboot项目删除项目后同步target文件的问题 1.问题来源 今天在做一个springboot的HelloWorld的web的项目,在我删除掉首页index.html后,重新编译,通过浏览器访问还是能访问到index.html页面。 此项目是在idea下完成的。 2.问题分析 问题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1-20 11:40:46
阅读次数:
6
1、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控制redo 往os buffer、磁盘 刷写的策略 (0) 每秒将redo buffer往os buffer(操作系统文件缓冲区) 刷写,每秒将os buffer同步到磁盘,如果宕机,会丢失一秒内的所有事务 (1) 事务每次com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11-20 11:29:13
阅读次数:
15
漫画:什么是协程?点击上方“程序员小灰”,选择“置顶公众号”有趣有内涵的文章第一时间送达!—————第二天—————————————————什么是进程和线程有一定基础的小伙伴们肯定都知道进程和线程。进程是什么呢?直白地讲,进程就是应用程序的启动实例。比如我们运行一个游戏,打开一个软件,就是开启了一个进程。进程拥有代码和打开的文件资源、数据资源、独立的内存空间。线程又是什么呢?线程从属于进程,是程序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20 11:23:42
阅读次数:
3
找一个机器,作为时间服务器,所有的机器与这台集群时间进行定时的同步,比如,每隔十分钟,同步一次时间。 一、配置时间服务器具体步骤 ?【1】检查 ntp(NTP是网络时间同步协议,就是用来同步网络中各个计算机的时间的协议) 是否安装,时间服务器配置必须使用 root 用户。如果与下面展示的结果不同,则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20-11-20 11:15:51
阅读次数:
15
detach() 分离线程,将对象表示的线程与调用线程分离,允许它们彼此独立地执行。不以任何方式阻止或同步。请注意,当其中一个执行结束时其资源将被释放。调用此函数后,线程对象将变得不可连接 ,并且可以安全地销毁。 join() 连接线程,当线程执行完成时该函数返回。此函数将阻止调用该函数的线程的执行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1-19 12:49:00
阅读次数:
11
上一篇文章“一分钟了解负载均衡的一切”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关注,评论中大家争论的比较多的一个技术点是接入层负载均衡技术,部分同学持这样的观点:1)nginx前端加入lvs和keepalived可以替代“DNS轮询”2)F5能搞定接入层高可用、扩展性、负载均衡,可以替代“DNS轮询”“DNS轮询”究竟是不是过时的技术,是不是可以被其他方案替代,接入层架构技术演进,是本文将要细致讨论的内容。一、问题域ng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1-19 12:01:31
阅读次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