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编程的时候,经常会看到stack这个词,它的中文名字叫做"栈"。
理解这个概念,对于理解程序的运行至关重要。容易混淆的是,这个词其实有三种含义,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必须加以区分。
含义一:数据结构
stack的第一种含义是一组数据的存放方式,特点为LIFO,即后进先出(Last in, first out)。
在这种数据结构中,数据像积木那样一层层堆起来,后面加入...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12 15:13:11
阅读次数:
114
Stack继承了Vector类,Stack类似于“栈”,它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对象堆栈,通过五个操作对类Vector进行扩
展,允许将向量视为堆栈。它提供了通常的push和pop操作,以及取堆栈顶点的peek方法,测试堆栈是否为空的
empty方法、在堆栈中查找并确定到堆栈顶距离的search方法。
我们来看下图,加深对栈的理解:...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09 22:34:20
阅读次数:
291
最近偶然开始对stack进行研究,发现这个还蛮简单的,与类似的链表集合不一样的是,stack可以通过直接new stack()创建。
stack数据存储方式为“后进先出”的方式,例如:
Stack stack = new Stack();
stack.add("zhangsan");
stack.add("lisi");
stack.add("wangwu");
stack.a...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09 16:18:28
阅读次数:
3911
转载:http://www.cnblogs.com/wisdomforce/archive/2010/05/23/1742098.htmlC#集合之STACK1、Stack定义System.Collections.Stack类表示对象的简单的后进先出非泛型集合。2.优点1、后进先出的集合。2、Sta...
一、基本概念1.栈是限定仅在表尾(栈顶)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2.栈:后进先出(LIFO),适用于撤销操作二、存储结构1.栈的顺序存储结构:1)数组的首元素作栈底2)两栈共享空间2.栈的链式存储结构:链栈不需要头结点三、栈的应用:1.经典递归例子:斐波那契数列递归函数:直接调用自己或通过一系列...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05 16:13:13
阅读次数:
213
学习编程的时候,经常会看到stack这个词,它的中文名字叫做"栈"。理解这个概念,对于理解程序的运行至关重要。容易混淆的是,这个词其实有三种含义,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必须加以区分。含义一:数据结构stack的第一种含义是一组数据的存放方式,特点为LIFO,即后进先出(Last in, first ou...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2-24 23:23:53
阅读次数:
242
问题:
迷宫问题中,在寻找路径时,采用的方法通常是:从入口出发,沿某一方向向前试探,若能走通,则继续向前进;如果走不通,则要沿原路返回,换一个方向再继续试探,直到所有可能的能跟都试探完成为止。为了保证在任何位置上都能沿原路返回(回溯),要建立一个后进先出的栈来保存从入口到当前位置的路径。
而且在求解迷宫路径中,所求得的路径必须是简单路径。即在求得的路径上不能有重复的同一块通道。
为了表示迷宫...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2-20 14:08:54
阅读次数:
259
2015.2.8星期二,晴天栈的数组操作:栈的特点: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用数组的方式实现:首先需要创建一个结构体,在结构体里面包括数据指针、指向栈顶的”指针“和标记栈的大小的一个变量。数据指针是指向一定大小的数组的首地址。结构体和这个数组够成一个完整的栈。1.在创建栈的操作中,主要就是创建这个结构体...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2-09 00:35:34
阅读次数:
322
今天在项目中要使用JavaScript实现数据结构中的队列和堆栈,这里做一下总结。一、队列和堆栈的简单介绍1.1、队列的基本概念 队列:是一种支持先进先出(FIFO)的集合,即先被插入的数据,先被取出! 如下图所示: 1.2、堆栈的基本概念 堆栈:是一种支持后进先出(LIFO)的集合,即...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2-06 18:16:36
阅读次数:
177
今日走读代码时,遇到stack栈类,特查看java的API文档,总结如下:Stack继承Vector类。 栈的特点是后进先出。 API中Stack自身的方法不多,基本跟栈的特点有关。 现附上例子,后续继续总结/** * @作者 whs * @创建日期 2015年2月4日 * @版本 V 1.0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2-04 18:25:40
阅读次数: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