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的数据库操作都会被记录在redo log中,用来进行undo(回滚)或在数据库异常的时候redo(重做)。redo log又分为online(在线日志)和archive(归档日志)两部分。 oracle默认有3个在线日志文件,通常它们是按顺序写满一个再写下一个,而写满的在线日志文件会被整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6-02-22 15:57:06
阅读次数:
203
两种方式:绝对定位或使用布局类 绝对定位:用像素指定每个控件的位置和尺寸。使用绝对定位的话,适合窗口大小和内容固定的情况,因为调整窗口的大小,组件的位置不会跟着改变,而且如果有修改字体可能会造成显示差异,修改布局几乎等于完全重做。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2-22 12:03:50
阅读次数:
134
最后在作者的译后记中提到了Chandler项目的结局,它失败了,它成了众多失败软件项目中的一个。这个结局无疑又加重了自己看完这本书后心情的沉重:做软件真的很不容易。 今天的软件项目,已经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工程,不断变化的环境,使得软件需求被不断更新,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们发明了很多方法,但是所有的这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2-20 14:42:04
阅读次数:
157
本文翻译自苹果官方文档《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Undo and Redo,讲解使用摇动撤销和重做功能的指南...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6-02-19 10:45:14
阅读次数:
158
看了这篇文章: Oracle常见的等待事件说明http://database.ctocio.com.cn/tips/38/6669538.shtml对于Log Buffer Space-日志缓冲空间描述如下: 当你将日志缓冲(log buffer)产生重做日志的速度比LGWR 的写出速度快,或者是当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2-18 19:41:00
阅读次数:
138
我们知道InnoDB采用Write Ahead Log策略来防止宕机数据丢失,即事务提交时,先写重做日志,再修改内存数据页,这样就产生了脏页。既然有重做日志保证数据持久性,查询时也可以直接从缓冲池页中取数据,那为什么还要刷新脏页到磁盘呢?如果重做日志可以无限增大,同时缓冲池足够大,能够缓存所有数据,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6-02-17 19:08:24
阅读次数:
189
oracle作为庞大的体系,如何理解它的结构,就要分层来看。 所谓物理结构,就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包含控制文件、数据文件、重做日志文件、其他(初始化参数文件,跟中文件,警告文件,备份文件,口令文件)。 逻辑结构,就是程序员脑中对数据库的划分,它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一个概念,与物理结构有一定的对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6-02-15 16:23:13
阅读次数:
180
Oracle在线调整redo日志组数及组成员一、调整redo日志组大小操作原因:redo日志一般设置让日志转换时间为10-20分钟,转换太频繁会影响性能。通常情况下每小时不要超过6次!如果AWR(AutomatedWorkloadRepository自动负载信息库)report中logfileswitchcheckpointincomplete)比较大,..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6-02-15 07:09:16
阅读次数:
458
重做日志用来实现事务的持久性,即ACID中的D,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内存中的重做日志缓冲(redo log buffer) 易丢失 二是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 file) 持久的 InnoDB是事务的存储引擎,其通过Force Log at Commit 机制实现事务的持久性,即当事务提交c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6-02-05 18:34:55
阅读次数:
219
与其他大部分软件一样 打开工程:Ctrl+O 新建工程:Ctrl+N 保存工程:Ctrl+S 查找:Ctrl+F 替换:Ctrl+H 剪切:Ctrl+X 复制:Ctrl+C 粘贴:Ctrl+V 快速复制:Ctrl+D或单击拖拽+Ctrl 撤销:Ctrl+Z 重做:Ctrl+Y 全选:Ctrl+A 生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2-02 17:58:48
阅读次数: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