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雅代码风格的描述: 代码简单:不隐藏设计者的意图,抽象干净利落,控制语句直截了当。 接口清晰:类型接口表现力直白,字面表达含义,API 相互呼应以增强可测试性。 依赖项少:依赖关系越少越好,依赖少证明内聚程度高,低耦合利于自动测试,便于重构。 没有重复:重复代码意味着某些概念或想法没有在代码中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9-27 19:33:55
阅读次数:
139
三层框架: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原理:1: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对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的操作,而不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6-09-26 21:27:19
阅读次数:
258
前端开发与其他程序开发的共性在于,同样要求“高内聚,低耦合,易读写,可复用”。 “高内聚”是指将在逻辑上可以归类为一个单元的代码封装在一起,尽量保障一块代码集合主要解决一个需求,在前端开发中,最常见的便是将一个逻辑单元的代码使用IIFE函数进行封装。 可以说,保障代码高内聚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代码“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9-26 13:09:23
阅读次数:
143
反射提高了程序的灵活性和扩展性,降低耦合性,提高自适应能力。 它允许程序创建和控制任何类的对象,无需提前硬编码目标类; SalBLL a = (SalBLL)Assembly.Load("BLL").CreateInstance("BLL.SalBLL"); //加载BLL并创建一个实例 相当于 S ...
有道目前崇尚小团队开发工作,因为团队越小,工作效率越高,团队之间不可避免存在合作,为了把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用在工作中,略去。 分析:输入定点数,边数,顶点一和顶点二,以及所有的边,刚开始以为是,找到最短路,然后记录路径,进行统计,发现这个搜索就行,再仔细一想,有源点和汇点,这不是最大流最小割么!然后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9-22 23:50:20
阅读次数:
223
Spring:轻量级控制反转(IoC)和面向切面(AOP)的容器框架,让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通过配置文件来管理,减低耦合度 IoC:凡是在容器中配置过的对象才会有Spring提供的服务和功能 AOP:调用这类对象的具体方法时的前后调用我指定的模块,从而达到对一个对象扩充的功能 Struts:基于J2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9-12 15:38:02
阅读次数:
140
高内聚低耦合,是软件工程中的概念,是判断设计好坏的标准,主要是面向对象的设计,主要是看类的内聚性是否高,耦合度是否低。 内聚就是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高内聚就是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高。 所谓高内聚是指一个软件模块是由相关性很强的代码组成,只负责一项任务,也就是常说的单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9-07 10:48:43
阅读次数:
123
起因: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耦合性和内聚性。 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模块间耦合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9-07 09:13:04
阅读次数:
166
一、概念 1、三层: 表示层及UI层: 主要是页面显示与控制操作 业务层:业务逻辑的处理 数据访问层:封装了对数据库的增、删、查和改操作。 为什么三层这么好用 原因是他的结构体系非常的清晰易懂,从功能与实现方面进行了层次划分,实现了高内聚和低耦合。 我们项目最常用结构体系就是在三层的基础加上一个通用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9-05 00:09:59
阅读次数:
197
一、单一职责原则 一个类,最好只做一件事,只有一个引起它的变化。单一职责原则可以看做是低耦合、高内聚在面向对象原则上的引申, 将职责定义为引起变化的原因,以提高内聚性来减少引起变化的原因。职责过多,可能引起它变化的原因就越多,这将 导致职责依赖,相互之间就产生影响,从而大大损伤其内聚性和耦合度。通常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8-30 22:40:25
阅读次数: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