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在服务器上搭建一些服务的时候,经常要用到screen命令。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只会开一个连接服务器的控制台,但是某些服务(比如minecraft服务器)开启的时候需要占据一整个控制台,如果关闭了就会导致进程终止。这就成了类似单进程的效果。而screen命令就是为了能够在服务器上开启多个控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20-12-28 11:54:47
阅读次数:
0
8012为端口号 1.查看端口占用程序的ID号 netstat -aon|findstr "8012" 比如结果是5484 2.查看ID对应的程序进程 tasklist|findstr "5484" 3.关闭进程 taskkill -PID 5484 -F 成功: 已终止 PID 为 5484 的进 ...
深度优先遍历DFS 1、递归实现 递归实现比较简单。也就是前序遍历,我们依次遍历当前节点,左节点,右节点即可,以此不断递归下去,直到叶节点(终止条件)。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 { public int value; pub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25 11:53:08
阅读次数:
0
图源:unsplash我常在C/C++语言中看到很多分号。在代码中,分号表示语句终止。Python并未强制使用分号来分隔语句,但因为分号导致Python乱码的情况可不少。最近,笔者正在学习Python的数据科学课程。讲师讲解了条件语句并编写了以下代码:temp=10;iftemp<12:print(Itiscold);cold=True;笔者当时的反应是:这太可怕了!分号仅在Python中的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2-22 11:55:33
阅读次数:
0
shell中给命令设置超时时间在我们写shell脚本的时候,有时候想给一个命令设置一个超时时间,当命令执行了多长时间还没有执行完就强制终止;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式timeout3sleep30当sleep执行3秒的时候就会终止。timeout指令介绍运行指定的命令,如果在指定时间后仍在运行,则杀死该进程。用来控制程序运行的时间。使用方法timeout[选项]数字[后缀]命令[参数]...后缀”s”代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20-12-15 12:24:37
阅读次数:
4
private void backtrack("原始参数") { //终止条件(递归必须要有终止条件) if ("终止条件") { //一些逻辑操作(可有可无,视情况而定) return; } for (int i = "for循环开始的参数"; i < "for循环结束的参数"; i++) { /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14 13:36:01
阅读次数:
3
k8s-graceful-shutdown:该库提供了使用 Kubernetes 实现 Graceful Shutdown(优雅退出) Node.js App 的资源。 问题描述 在 kubernetes 中运行微服务时。我们需要处理 kubernetes 发出的终止信号。这样做的正确方法是: 监听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20-12-14 13:31:31
阅读次数:
7
人无完人,对于程序员来说,写出有 bug 的代码是在所难免的 。 下面 程序员在修复 bug 时可能会说的一些话或者想法 ,你占了几条?赶紧一起来看看。 1. “就因为忘记加个分号,整个程序都崩溃了” 我用过的每一种编程语言几乎都需要行终止符,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都需要,但 C/C++ 族编程语言通常是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11 12:19:49
阅读次数:
5
前言 平时操作集合数据,我们一般都是for或者iterator去遍历,不是很好看。java提供了Stream的概念,它可以让我们把集合数据当做一个个元素在处理,并且提供多线程模式 流的创建 流的各种数据操作 流的终止操作 流的聚合处理 并发流和CompletableFuture的配合使用 关注公众号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2-11 11:59:25
阅读次数:
7
SELECT...INTO语句SELECT的SELECT...INTO形式将查询结果存储在变量中或写入文件:SELECT...INTOvar_list选择列值并将它们存储到变量中。SELECT...INTOOUTFILE将所选行写入文件。可以指定列和行终止符以生成特定的输出格式。SELECT...INTODUMPFILE在没有任何格式的情况下将单行写入文件。给定的SELECT语句最多可以包含一个I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12-09 12:03:15
阅读次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