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什么是索引?索引是一种磁盘上的数据结构,建立在表或视图的基础上。使用索引可以使数据的获取更快更高校,也会影响其他的一些性能,如插入或更新等。索引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字典的目录就是一个索引,按照拼音查询想要的字就是聚集索引(物理连续,页码与目录一一对应),偏旁部首就是一个非聚集...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8-11 18:19:55
阅读次数:
174
索引什么是索引?索引是一种磁盘上的数据结构,建立在表或视图的基础上。使用索引可以使数据的获取更快更高校,也会影响其他的一些性能,如插入或更新等。索引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字典的目录就是一个索引,按照拼音查询想要的字就是聚集索引(物理连续,页码与目录一一对应),偏旁部首就是一个非聚集...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8-10 17:49:04
阅读次数:
175
好歹我是数学专业的学生,还是要写写训练的时候遇到的数学问题滴~~ 在ACM集训的时候在各高校OJ上也遇见过挺多的数学问题,例如大数的处理,素数的各种算法,几何问题,函数问题(单调,周期等性质),甚至是各种数学定理或公式的变形。其实算法本身也属于数学研究的范畴(计算机本就是数学的衍生嘛),诸如众...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8-08 21:08:53
阅读次数:
187
这篇博客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通过Asp.Net+WCF+EF实现云效果!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云效果。
这次我们做的项目叫做高校云平台,“云”其实是互联网的一个隐喻,“云计算”其实就是使用互联网来接入存储或者运行在远程服务器端的应用,数据,或者服务。在这个项目当中我们秉承着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原则,就是说我们开发一个系统后部...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7-31 18:30:54
阅读次数:
1757
随着ITOO高校云平台3.1项目的结束,我们各种各样的总结也被提上了日程。Java版本的所有开发人员和Donet版本的所有开发人员坐在一起进行了关于项目开发管理的头脑风暴,虽然我只是Donet开发组的一个子系统——考评系统的模块开发人员,但是对于项目开发管理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Teamleader,是要考虑很多很多事情的,如何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如何统...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31 09:10:27
阅读次数:
127
高校云平台,可以说是我参加的的一个实战性的项目,刚开始接触,可以说是有点蒙,到真正的用到实践中去的时候才发现,之前学到的好多的知识,还只是依然处于学过的层次上,想要真正的运用到项目中去,还是欠缺的很多很多。
大概从去年的11月份开始参加的高校云平台的项目,从1.0开始,到现在的3.1,除了3.0由于软考的原因是后期才加进来的,整个开发过程,我都在。从开始的需求分析,原型设计,画类图,画...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31 09:09:16
阅读次数:
126
2015年7月26日,是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软件应用与开发)2015全国骨干教师暑期研修班报到的日子。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高校IT老师齐聚北京顺义区东方嘉宾国际酒店,参加此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主办,传智播客教育集团与CSDN承办的研修班。...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30 14:58:13
阅读次数:
415
在caffe提供的例程当中,例如mnist与cifar10中,数据集的准备均是通过调用代码自己完成的,而对于ImageNet1000类的数据库,对于高校实验室而言,常常面临电脑内存不足的尴尬境地。而对于应用者而言,用适合于自己条件的的数据集在caffe下训练及测试才是更重要的。所以我们有必要自己做数据库以及在caffe上训练及测试。
1,数据准备
在data中新建文件夹myself,我们截取了I...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29 19:22:20
阅读次数:
336
在做Java版高校云平台的时候,每个模块在搭建底层的时候都建立了三个项目,分别是jar项目(对象core层)、war项目(对应web层)和ear项目(对应ear层),刚开始接触这好几个项目,有些蒙了。最近在总结EJB的相关知识,对这些项目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下面就对各个项目如何打包进行一个总结。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EJB,EJB是sun的JavaEE服务器端组件模型,设计...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7-28 23:09:21
阅读次数:
163
这本书其实是大四最后的一门选修课,但是由于当时学的较为匆忙,而且这也是一本很不错的教科书,再加上自己以后研究生也是类似的研究方向了,所以现在拿出来再读了一遍。这本书共分为两篇(原理篇和应用篇),共十章,380页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两个作者(张仰森和黄改娟)的名气不大,但是本书的参考文献中却多次出现了如陆汝钤院士、史忠植教授等的教材,所以被高校广泛作为教材使用。自己也有幸在所里和史忠植老师见过...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28 18:47:54
阅读次数:
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