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瀑布模型是线性模型,每一阶段必须完成规定的文档,适用于需求明确稳定的中小型软件开发。 快速原型模型的用户介入过早,通过迭代完善客户需求,原型废弃不用,适用于需求模糊的小型软件开发。 增量模型的每次迭代完成一个增量,可用于OO开发,适用于容易分块的大型软件开发。 螺旋模型是典型迭代模型,重视风险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06 15:56:46
阅读次数:
163
软件有其孕育、诞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生存过程,一般称其为“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分为6个阶段,即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和维护。典型的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增量模型、快速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智能模型、混合模型等。 瀑布模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他按照软件生命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06 09:59:56
阅读次数:
145
瀑布式模型: 特点:简单。 不足:要求用户一开始就提出清晰完整的要求;要求用户需求比较稳定;用户的参与程度不够;段间移交信息时,容易产生误解。 快速原型模型: 特点:能弥补瀑布模型用户参与不够的缺点; 能减少用户需求遗漏的可能性;快速。 不足:用户易于视原型为正式产品;对于开发环境要求太多;需要用户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05 20:28:02
阅读次数:
119
五大开发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 采用瀑布模型或快速原型模型开发软件时,目标都是一次就把一个满足所有需求的产品提交给 用户。而增量模型与他们相反,它分批逐步地向用户提交产品,整个软件产品被分解成许多个 增量构件,开发人员一个构件接一个构件地向用户提交产品。螺旋模型可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05 11:41:08
阅读次数:
176
区别:1.快速原型模型基本上是线型的。 2.瀑布模型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 3.增量模型可以分批的逐步向用户提交产品,并且使用户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和适应。 4.螺旋模型主要是风险驱动的。 5. 喷泉模型面向对象迭代和无缝。 联系:主要任务都是为了概括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为了简洁地描述软件工程,把它们都归纳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05 00:01:10
阅读次数:
330
软件工程还没有学完,看着 OneNot 里面的笔记不算少了,阶段性的整理一下,正如软件工程里面的 “快速原型模型”跟“渐增模型”的思想,阶段性审核,不断完善、不断修改、 下面是按照自己的初步理解从零开始画的一张图 软件工程: 它的出现是软件危机(软件开发和维护工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带来的,既是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01 22:39:24
阅读次数:
256
螺旋模型(Spiral Model) 1988年,巴利·玻姆(Barry Boehm)正式发表了软件系统开发的“螺旋模型”,它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强调了其他模型所忽视的风险分析,特别适合于大型复杂的系统。 螺旋模型沿着螺线进行若干次迭代,图中的四个象限代表了以下活动:由图可见,下述.....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12-03 21:19:46
阅读次数:
256
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 Model) 快速原型模型的第一步是建造一个快速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的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用户或客户对原型进行评价,进一步细化待开发软件的需求。通过逐步调整原型使其满足客户的要求,开发人员可以确定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第二步则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12-03 21:10:16
阅读次数:
103
Q: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比较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的优缺点,说明每种模型的适用范围。A: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三个时期组成,每个时期又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阶段。 软件定义时期的任务:确定软件开发工程必须完成的总目标(问题定义);确定工程的可行性(可行性分析);确...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9-28 00:05:15
阅读次数:
221
任课计划系统需求分析结对人员:031302513 、031302523阅读《构件之法》,大致了解了NABCD模型的大致过程:即N(Need需求),A(Approach做法),B(Benefit 好处),C(Competition竞争),D(Delivery推广)。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较好的明确自己设...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9-22 23:13:23
阅读次数: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