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Java 给多线程编程提供了内置的支持。一个多线程程序包含两个或多个能并发运行的部分。程序的每一部分都称作一个线程,并且每个线程定义了一个独立的执行路径。使用多线程也是为了充分的利用服务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线程生命周期 线程是一个动态执行的过程,它也有一个从产生到死亡的过程。 新建状态: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7-03-02 23:48:08
阅读次数:
214
1. JVM体系结构: 2. 类的加载机制 3. JVM内存模型: 4. Java监视器: 5. Java线程生命周期: 1. 死锁,Deadlock2. 执行中,Runnable3. 等待资源,Waitingon condition4. 等待获取监视器,Waitingon monitor entr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12-06 20:54:43
阅读次数:
277
一、内存使用示意图 二、java运行时数据区域 1、程序计数器: 当前线程所执行字节码的行号提示器。 2、java虚拟机栈: 线程私有,与线程生命周期相同,保存基本数据类型,如果线程所请求的栈深度大于虚拟机所允许的深度,会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如果扩展时无法申请足够的内存会抛出O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11-27 07:40:59
阅读次数:
165
一、RunLoop的定义 当有持续的异步任务需求时,我们会创建一个独立的生命周期可控的线程。RunLoop就是控制线程生命周期并接收事件进行处理的机制。 RunLoop是iOS事件响应与任务处理最核心的机制,它贯穿iOS整个系统。 Foundation: NSRunLoopCore Foundati ...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6-09-23 19:44:27
阅读次数:
265
一、内存分配 Java程序运行时的内存分配,按照JVM规范,包括以下几个区域: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方法区、堆。其中,前三个是线程私有的,与线程生命周期相同,线程退出内存自动回收;后两者是所有线程共享内存的,只在垃圾回收机制被触发时,被动回收。 * 程序计数器,内存区域极小,是当前线程的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9-05 06:54:16
阅读次数:
201
多线程的几种方式: 1、GCD、NSOperationQueue、NSThread NSThread 优点:轻量,使用简单 缺点:需要手动管理线程生命周期、线程同步 NSOperationQueue: 优点:方便调整执行顺序、设置最大并发数量;可以轻松设置依赖关系;可以监测是否在执行、结束、取消 缺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9-01 15:53:01
阅读次数:
143
之前一直使用的Volley作为网络请求框架,它是Google 在2013年的I/O大会 上,发布的。Volley是Android平台上的网络通信库,能使网络通信更快,更简单,更健壮,同时扩展性很强。在用它之前我进行了简单的封装,因为Volley默认的请求线程生命周期伴随着Activity的周期,这有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8-25 21:10:15
阅读次数:
176
水是生命之源,计算机资源也一样。
每一线程尤如一滴水,你花一滴,我花一滴,你还一滴,我还一滴,就象游兵散将一样,线程越多,越复杂混乱。而每一个线程创建需要开销,活动的线程也需要开销。过多的线程导致系统内存占用过度或系统资源不足。为了解决线程生命周期开销问题和资源不足问题,创建线程池,让每滴水(线程)纳入统一管理。特别是那些生存期比较短暂的线程。使用线程池执行任务比每次完成一个任务时都创建...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6-16 14:37:35
阅读次数:
363
一、线程生命周期共五个状态:
新建状态:
Thread t = new Thread()
就绪状态
调用start()方法,
运行状态
使用yield()方法可以使线程主动放弃CPU。线程也可能由于执行结束或执行stop()方法进入死亡状态。每个线程对象都有一个run()方法,当线程对象开始执行时,系统就调用该对象的run()方法。
阻塞状态
线程从阻塞状态恢复到就绪状态有三...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5-27 12:06:35
阅读次数:
246
iOS多线程知识总结 1. iOS中苹果提供4钟方案来帮助我们实现多线程: (1) 纯C语言的pthread,偏底层,需要程序员手动管理线程的生命周期,基本不用。 (2) OC语言的NSTread,需要手动管理线程生命周期,偶尔调试用来获取当前线程[NSTread currentTread/main ...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6-05-13 18:46:41
阅读次数: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