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区别,具体的切换方式: ①https://blog.csdn.net/shanghx_123/article/details/83151064 ②https://blog.csdn.net/ddna/article/details/4941373 物理地址,逻辑地址,及地址转换过程(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7-17 18:20:25
阅读次数:
100
一、OSI七层模型 1、物理层 作用: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2、数据链路层 作用: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 3、网络层 作用: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4、传输层 作用: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协议有:TCP、UDP,数据包一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9-07-16 00:29:54
阅读次数:
159
网络层功能 定义了基于IP协议的逻辑地址 连接不同的媒介类型 选择数据通过网络的最佳路径 ICMP协议 ICMP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的全称是"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主要用于在IP网络中发送控制消息,提供可能发生在通信环境中的各种问题的反馈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7-15 19:54:05
阅读次数:
121
计算机网络基础OST开放式体系将网络分为七层:物理层,数据线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分层 功能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会话层 建立、管理、中止会话传输层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网络层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7-11 12:24:41
阅读次数:
99
1.OSI分层的意义 将复杂的流程分解成几个功能单一的子过程 2.OSI七层模型及作用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 会话层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传输层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网络层 进行逻辑地址(Ip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7-11 11:05:43
阅读次数:
124
基本概念 虚拟内存:计算机系统的用户可将其视为可寻址的主存储器的一种存储空间。在这种计算机系统中,虚地址可以映射到实地址。虚拟内存的大小受限于计算机系统的编址方案以及可用辅助存储器的大小,而与主存储器单元的实际数目无关。 虚拟地址:虚拟内存中的存储位置的地址。在虚拟内存中分配给某一位置的地址使该位置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6-17 12:20:47
阅读次数:
117
OSI七层模型简介物理层如何使用物理信号来表示数据1和0数据传输是否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进行通信双方如何建立和终止连接、物理接口特性数据链路层数据帧封装结构源和目的方的物理地址、数据校验功能网络层数据包封装结构源和目的方的逻辑寻址根据包头的逻辑地址选路传输层用户进程间的通信承上启下会话层建立用户间的会话关系表示层定义传递信息的语法和语义编码和解码、压缩解压缩、加密解密应用层提供与用户的接口TCP/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6-16 09:20:03
阅读次数:
127
在计算机里,内存地址分为虚拟内存地址和物理内存地址。 数据存放在物理内存中,程序运行时使用的是虚拟内存,并通过虚拟内存地址访问数据和代码。 那操作系统是如何将虚拟内存映射为物理内存地址呢? 以X86的32位系统位例,在32系统中,系统的虚拟内存地址范围为4GB。低2GB给应用程序(Ring3级别)使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6-14 14:54:16
阅读次数:
107
OSI七层网络参考模型应用层-------------服务于最终用户计算机的一个接口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加密,安全等会话层------------建立会话,管理断开会话传输层-----------定义数据传输的协议,端口。以及流量控制和差验校错网络层-----------逻辑地址寻址,实现到达不同目标地址的路径选择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物理地址寻址。差验校错物理层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6-06 00:03:03
阅读次数:
111
1.采用相联存储器后地址转换过程,用图表示出来 2.详述分段管理和分页管理的区别。 分页管理: 分页存储管理是将一个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片,称为页面或页,并为各页加以编号,从0开始,如第0页、第1页等。相应地,也把内存空间分成与页面相同大小的若干个存储块,称为(物理)块或页框(fr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6-03 00:19:27
阅读次数: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