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花的形状,虽然早在公元前 135 年,我国汉代文学家韩殷就对此提出过疑问,写道:“植被之花,均为五瓣,雪花却有六瓣”,但直到公元 1611 年,才有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其送给赞助者的一份文章中提出,“雪花的六角形外观绝非偶然,其背后一定有着什么尚不为人所知的原理,或许于自然形成的六角形就是自然界中最小的液体单位呈现形态”。
然而,就是北国之地如此常见的雪花,对于“雪花为什么会有那些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1-02 09:20:38
阅读次数:
147
2020新年快乐!分享一下自己对雪花ID的改造,让他在开发环境/分布式集群环境下工作起来更加自动化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1-01 19:01:56
阅读次数:
89
来源:郴州网站优化 简单总结一下流行的分布式id的实现方法 雪花算法 snowflake是twitter开源的分布式ID生成算法. 核心思想是:分布式ID固定是一个long型的数字,一个long型占8个字节,也就是64个bit,原始snowflake算法中对于bit的分配如下图: 第一个bit位是标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12-22 00:10:42
阅读次数:
97
在高并发或者分表分库情况下怎么保证数据id的幂等性呢? 经常用到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 1. 微软公司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 2. Twitter公司雪花算法(SnowFlake) 3. 基于数据库的id自增 4. 对id进行缓 本文将对snowflake算法进行讲解: 1. snowflake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12-21 21:07:02
阅读次数:
151
snowflake是Twitter开源的分布式ID生成算法,结果是一个long型的ID。 这种方案大致来说是一种以划分命名空间(UUID也算,由于比较常见,所以单独分析)来生成ID的一种算法,这种方案把64-bit分别划分成多段,分开来标示机器、时间等。 其核心思想是:使用41bit作为毫秒数,10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12-20 13:31:20
阅读次数:
116
主要的需求 针对大体量表的OLAP统计查询,需要找到一个稳定,高性能的大数据数据库,具体使用 数据可以实时的写入和查询,并发的tps不是很高 建立数据仓库,模式上主要采用星星模型、雪花模型,或者宽表 前端展示 分为3类 saiku、granafa、c#代码开发 数据体量:事实表在3-5亿、维度表大的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9-12-15 21:51:14
阅读次数:
704
概述 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些需要使用全局唯一ID的场景,这种时候为了防止ID冲突可以使用36位的UUID,但是UUID有一些缺点,首先他相对比较长,另外UUID一般是无序的。有些时候我们希望能使用一种简单一些的ID,并且希望ID能够按照时间有序生成。而twitter的snowflake解决了这种需求,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12-09 12:03:03
阅读次数:
250
1、算法 SnowFlake算法生成的数据组成结构如下: 在java中用long类型标识,共64位(每部分用 分开): 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 00000 00000 0000000000 00 1位标识,0表示正数。 41位时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12-05 22:42:50
阅读次数:
104
public class KeyWorker {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twepoch = 12888349746579L; // 机器标识位数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workerIdBits = 5L; // 数据中心标识位数 priva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11-20 14:14:14
阅读次数:
55
#字符串反转 def ves(s): if s=='': return s else: return ves(s[1:])+s[0] s=input() print(s[::-1]) print(ves(s)) ''' CAVD DVAC DVAC ''' #汉诺塔 cnt =0 def hano(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11-16 10:56:58
阅读次数: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