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一下join技术背后的机制。我们知道常用的表连接有如下几种笛卡尔连接内连接左外连接右外连接全连接这些sql的写法,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那么这些连接的数据访问是如何实现的呢?nestedloop我们看如下查询SQL>altersessionsetoptimizer_mode=rule;
Sessionaltered.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8-20 06:49:54
阅读次数:
350
1.volatile: 告诉编译器i是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每次使用它的时候必须从i的地址(内存)中读取,而不会使用寄存器中的缓存值;volatile int i=10; 2.register: 使用修饰符register声明的变量属于寄存器存储类型。该类型与自动存储类型相似,具有自动存储时期、代码块作用域和内连接。声明为register仅仅是一个请求,因此该变量仍然可能是普通的自动变量。无论哪种情况...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8-19 17:03:00
阅读次数:
174
3. 外连接 ??????外连接是指在内连接的基础上,将某个连接表中不符合连接条件的记录加入结果集。根据结果集中所包含不符合连接条件的记录来源的不同,外连接分为左外连接、右外连接、全外连接3...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8-17 23:55:33
阅读次数:
322
在Oracle数据库中,连接查询分为交叉连接、内连接、外链接3种类型。其中,交叉连接结果是所有其他连接结果的超集,而外连接结果又是内连接结果的超集。 交叉连接 交叉连接又称为笛卡尔积连接,是两个或多个 表之间...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8-16 23:31:45
阅读次数:
461
1. 内连接(自然连接)2. 外连接(1)左外连接 (左边的表不加限制)(2)右外连接(右边的表不加限制)(3)全外连接(左右两表都不加限制)3. 自连接(同一张表内的连接)SQL的标准语法:selecttable1.column,table2.columnfromtable1[inner|left...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8-16 13:45:23
阅读次数:
238
leftjoin:左连接,返回左表中所有的记录以及右表中连接字段相等的记录.rightjoin:右连接,返回右表中所有的记录以及左表中连接字段相等的记录.innerjoin:内连接,又叫等值连接,只返回两个表中连接字段相等的行.fulljoin:外连接,返回两个表中的行:leftjoin+righ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8-04 17:10:01
阅读次数:
115
1、内联接(典型的联接运算,使用像 = 或 之类的比较运算符)。包括相等联接和自然联接。 内联接使用比较运算符根据每个表共有的列的值匹配两个表中的行。例如,检索 students和courses表中学生标识号相同的所有行。 2、外联接。外联接可以是左向外联接、右向外联接或完整外部联接。 在 FR.....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8-02 13:04:37
阅读次数:
134
SQL连接可以分为内连接、外连接、交叉连接。1.内连接:内连接查询操作列出与连接条件匹配的数据行,它使用比较运算符比较被连接列的列值。1.1 select * from Table1 as a, Table2 as b where a.id= b.id1.2 select * from Table1 as a inner join Table2 as b on a.id = b.i...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7-30 19:37:43
阅读次数:
156
SQL join
SQL join用于根据两个或多个表中的列之间的关系,从这些表中查询数据。有时为了得到完整的结果,我们需要从两个或更多的表中获取结果。我们就需要执行 join。数据库中的表可通过键将彼此联系起来。主键(Primary Key)是一个列,在这个列中的每一行的值都是唯一的。在表中,每个主键的值都是唯一的。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不重复每个表中的所有数据的情况下,把表间的数据交叉捆绑在一起。
连接查询是关系数据库中最主要的查询,主要包括内连接、外连接和交叉连接等。通过连接...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7-30 17:11:46
阅读次数:
269
题目大意:在圆上顺时针n个点,给定m个连接,可以通过圆内或者圆外相交,问能不能找到一种方式,使这些连接的边都不相交这里很容易看出的是,这些边只有在圆外或者圆内两种连接方式,而且必须选择其中一种所以2-sat以这些边作为连接点,向内连接为2*i,圆外连接为2*i+1自己画画图可以找到规律if(b[i]...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27 20:42:39
阅读次数: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