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ode的工作原理:如果把blcok比作书中的内容,那么inode就是inode就是这个书的目录,inode中记录文件的是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如:权限、大孝属主属组、时间戳、以及数据块所在的位置等信息,blcok中存储的才是真正的数据block:每个blcok默认大小是4k(创建文件系统的时候可以..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7-29 23:02:40
阅读次数:
353
inode的工作原理:如果把blcok比作书中的内容,那么inode就是inode就是这个书的目录,inode中记录文件的是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如:权限、大孝属主属组、时间戳、以及数据块所在的位置等信息,blcok中存储的才是真正的数据block:每个blcok默认大小是4k(创建文件系统的时候可以..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7-29 22:59:54
阅读次数:
675
一.背景在一台Linux主机中,某分区提示磁盘空间已经耗尽,使用两个命令查看:df-h/AA(AA为分区)--》查看磁盘使用情况df-i/AA--》查看分区inode使用情况如图示:磁盘空间实际才使用66%,但是Inode数量已经使用100%。二.磁盘工作原理以及inode概念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7-29 19:36:52
阅读次数:
195
INODE在Linux中,一切皆文件,都是以文件形式进行存储。对于文件,它有两个属性,一个是自身属性,又称文件的元数据,表明这个文件自身的属性情况,如文件的创建者是谁,所属组是哪个,文件的权限是什么,创建的时间,修改的时间...可以通过stat命令进行文件自身属性的查询,具..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7-29 19:33:27
阅读次数:
162
一、inode是什么?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储存单位叫做"扇区"。每个扇区储存512个字节(相当于0.5KB)。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一个扇区的读,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有..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7-29 19:28:08
阅读次数:
227
inode工作原理:一个文件包括元数据和数据内容,元数据存放在inodetable中,而数据内容存放在block块中,inode存放着各个文件的元数据条目,其内容包括,一些基本的元数据比如mode,ownership,sizetimestamp,还存放着指向数据的指针,这些指针分为直接指针和间接指针,双重间..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07-29 19:19:56
阅读次数:
242
Linux索引节点以及链接在学习Linux中,索引节点以及链接概念都是一个既简单又重要的基础概念,一下是我学习这两个概念的总结,在此分享给大家,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大神留言提醒,谢谢!1.0Linux索引节点在Linux文件系统中,不管什么类型的文件,保存在磁盘分区中,系统都会给它分..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07-29 19:18:20
阅读次数:
315
链接:访问同一个文件的不同路径硬链接:指向同一个inode的不同路径。特性:1、硬链接不能跨分区。2、不能对目录创建硬链接。3、创建新的链接后ll查看连接数会增加软链接:指向同一个文件的不同路径。特性:1、硬链接可以跨文件系统2、硬链接可以对目录创建,且目录的链接数至..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7-29 19:18:06
阅读次数:
138
首先 做好备份, 脚本语句在测试环境下 测试一遍。。 通过文件的inode号删除文件 先用ls -i 找出要删除文件的inode 号 ls -i |grep xxxxxx|awk '{print $2}'|xargs -i rm -f {} xxxxxx为文件的 inode 号 通过文件大小删除文件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07-28 16:18:20
阅读次数:
280
这里记录一些linux 管理中可能会用到的又容易忘的一些小技巧. linux磁盘写入失败,提示磁盘空间不足.一般都会用df -h 或者df -i看是不是磁盘空间不足或者是inode空间不足.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一般都会想通过目录统计来找出哪个目录占用空间比较大或者是哪个目录占用inode比较多. 查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07-25 18:12:08
阅读次数: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