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搜索关键字:arp协议    ( 347个结果
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1.OSI七层模型 注:ARP协议介于数据链路层和网络之间(IPv4专有,IPv6的地址映射功能在ICMPv6协议中) 2.TCP/IP四层模型 3.折中的五层模型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9-02-21 12:37:42    阅读次数:186
ARP协议报文详解
ARP协议定义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由于OSI模型把网络分为七层,IP地址在OSI模型第三层,MAC地址在第二层,彼此不直接通信。在通过以太网发送IP数据包时,需要封装第三层(32位IP地址)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9-01-24 18:49:23    阅读次数:2279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二)
上篇微博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结构,osi七层模型;这篇文章主要介绍,IP地址、子网掩码、网络划分、ARP协议及RARP协议。 3、IP地址 a)网络地址 IP地址由网络号(包括子网号)和主机号组成,网络地址的主机号为全0,网络地址代表着整个网络。 b)广播地址 广播地址通常称为直接广播地址,是为了区分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9-01-15 00:50:13    阅读次数:171
网络基本原理,tcp三次握手,4次挥手,路由器,arp协议,网络7层模型
网络基本原理;ar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网络7层模型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9-01-06 20:43:02    阅读次数:224
网络-----27 网络通信协议
一.网络通信协议 (详细内容) 1.划分 2.五层流程 1).物理层:主要是基于电器特性发送高低电压(电信号), 高电压对应数字1,低电压对应数字0 2).数据链路层:定义了电信号的分组方式 (ARP协议引入Mac地址) 3).网络层:引入一套新的地址用来区分不同的广播域/子网, 这套地址即 IP地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9-01-03 20:44:39    阅读次数:202
HTTP图解
在写接口测试的代码时,发现HTTP协议不是很理解,所以找了本书,简单的了解一下。 1、Web及网络基础 1.1、TCP/IP协议族 IP网际协议:负责传输的IP协议。它的作用是把各种数据包传送给对方。 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根据对应的IP地址就可以反查出对应的MAC地址。 TCP协议:确保可靠性 ...
分类:Web程序   时间:2018-12-26 20:24:45    阅读次数:187
TCP、UDP以及HTTP的简单讲解
先来一个讲TCP、UDP和HTTP关系的 1、TCP/IP是个协议组,可分为三个层次: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在网络层有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和BOOTP协议。在传输层中有TCP协议与UDP协议。在应用层有FTP、HTTP、TELNET、SMTP、DNS等协议。因此,HTT ...
分类:Web程序   时间:2018-12-17 02:09:29    阅读次数:298
ARP协议
什么是ARP协议 一、什么是ARP协议 ARP协议,全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中文名是地址解析协议,使用ARP协议可实现通过IP地址获得对应主机的物理地址(MAC地址)。 在TCP/IP的网络环境下,每个联网的主机都会被分配一个32位的IP地址,这种互联网地址是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12-12 17:36:13    阅读次数:223
利用OVS+FLOODLIGHT,为数据表添加VLAN_ID和MPLS
话不多说,直接上拓扑: 我这里是用主机h1 (10.0.0.1)ping 主机h2(10.0.0.2) 1.添加VLAN标签 2.添加MPLS标签 注意:ping是先用arp协议查看目标ip的mac地址,在发送icmp数据包,所以加标签完了去标签的时候要注意区分包类型! 附加:OVS操作cmd: 查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12-03 21:38:51    阅读次数:325
以太网 mac层传输 verilog 测试程序
当使用千兆网phy芯片,并且使用的gmii 接口。 仅用于测试千兆网phy芯片能不能通信正常。 在实际应用千兆网的过程中,需要实现arp协议,这样的话,才可以和上位机进行通信。 ...
分类:系统相关   时间:2018-11-15 21:13:23    阅读次数:319
347条   上一页 1 ... 7 8 9 10 11 ... 35 下一页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