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 协议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实现通信事先达成的一种“约定”。这种“约定”使那些由不同厂商的设备、不同的CPU以及不同的操作系统组成的计算机之间,只要遵循相同的协议就能够实现通信。反之,如果使用的协议不同,就无法通信。 分组交换是将大数据分割为一个个叫做包(Packet)的较小单位进行传输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5-30 17:51:24
阅读次数:
154
在总线拓扑和基于集线器的星形拓扑技术时代,以太网显然是一种广播链路。为了处理这些碰撞,以太网标准包括了 CSMA/CD 协议。今天广为使用的以太网是基于交换机的星形拓扑,采用的是存储转发分组交换。在基于交换机的以太局域网中,不会有碰撞,因此没有必要使用 MAC 协议了!交换机自身对子网中的主机和路由...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5-22 23:18:26
阅读次数:
214
摘要: 本文简介了TCP面向连接理论知识,具体讲述了TCP报文各个字段含义。并从Wireshark俘获分组中选取TCP连接建立相关报文段进行分析。 一、概述 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两个进程互发数据之前须要建立连接,这里的连接仅仅只是是端系统中分配的一些缓存和状态变量,中间的分组交换机不维护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7-05-20 13:50:00
阅读次数:
246
互联网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 连通性——互联网上网用户之间,不管相距多远,都可以非常便捷、非常经济地交换各种信息。 共享——资源共享,可以是信息共享、软件共享、硬件共享。 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有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互联网——网络之间通过路由器互联起来。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5-02 20:57:32
阅读次数:
205
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 局域网:以太网,令牌总线局域网,令牌环局域网 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七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四层分别为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 1983年TCP/IP协议成为标准协议,因特网诞生时间 in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4-15 17:58:49
阅读次数:
207
1>Internet简介 1.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中文一般译作“因特网”。 2.Internet主要提供:Talent/Email/WWW/BBS/FTP等服务。 3.Internet的基本实现技术: - 分组交换:信息在Internet上被分为许多的小数据包(分组)进行传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4-12 04:24:43
阅读次数:
156
【什么是因特网?】 具体构成描述 1、与因特网相连的设备被称作主机或者端系统。(host or end system) 2、连接这些设备的是通信链路和分组交换机。(communication link and packet switch) 3、典型的communication link包括同轴电缆、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3-31 00:58:49
阅读次数:
196
ATM是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异步传输模式的缩写,是实现B-ISDN的业务的核心技术之一。ATM是以信元为基础的一种分组交换和复用技术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2-11 15:55:18
阅读次数:
168
####TCP、IP背景**关键词:ARPANET,UNIX,分组交换技术,*ARPANET(阿帕网),也是全球互联网的鼻祖。阿帕网的成功也充分证明了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通信方法的可行性。*20世纪70年代前半叶,ARPANET中的一个研究机构研发出了TCP/IP。*大事件表↓→1969年 ARPAN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12-22 06:32:47
阅读次数:
144
[1]TCP概念 [2]TCP性能 [3]串行连接 [4]并行连接 [5]持久连接 [6]管道化连接 [7]关闭连接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6-12-13 07:39:25
阅读次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