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变部件模型的描写叙述在作者[2010 PAMI]Object Detection with Discriminatively Trained Part Based Models的论文中已经有说明: 含有n个部件的目标模型能够形式上定义为一个(n+2)元组:(F0,P1,..., Pn...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8 16:58:10
阅读次数:
781
文本模板由以下部件组成: 1)指令 - 控制模板处理方式的元素。 2)文本块 - 直接复制到输出的内容。 3)控制块 - 向文本插入可变值并控制文本的条件或重复部件的程序代码。 指令: 指令是控制模板处理方式的元素,为模板转换引擎提供说明。 T4文本模板指令包括: T4模板指令; T4参数指令; 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8 14:33:43
阅读次数:
171
在20多岁时这样的年龄段,人最容易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其实是,想有点作为,想人生有点价值,又不知该干点什么好,或者是想干点什么,却不知该如何去干。具体的目标是可变的,常变的,甚至不由自己决定的。一个20多岁的人,如果确定了未来要争取达到的具体目标了,但到干不动的那一天,会发现,做到的和初衷,其实...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8 14:15:14
阅读次数:
230
前言C++中的虚函数的作用主要是实现了多态的机制。关于多态,简而言之就是用父类型别的指针指向其子类的实例,然后通过父类的指针调用实际子类的成员函数。这种技术可以让父类的指针有“多种形态”,这是一种泛型技术。所谓泛型技术,说白了就是试图使用不变的代码来实现可变的算法。比如:模板技术,RTTI技术,虚函...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5 22:30:46
阅读次数:
226
声明:本博客为原创博客,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小伙伴们假设是在别的地方看到的话,建议还是来csdn上看吧(原文链接为http://blog.csdn.net/bettarwang/article/details/26744661),看代码和提问、讨论都更方便。 Java中final的作用主要表如今.....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25 22:02:42
阅读次数:
299
Solaris ZFS ARC的改动(相对于IBM ARC)如我前面所说,ZFS实现的ARC和IBM提出的ARC淘汰算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某些方面,它做了一些扩展:· ZFS ARC是一个缓存容量可变的缓存算法,它的容量可以根据系统可用内存的状态进行调整。当系统内存比较充裕的时候,它的容量可以自动...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4 10:16:24
阅读次数:
343
1.params 可变参数 必须出现在参数列表的最后。2.ref 仅仅是一个地址,引用传递,可以把值传递强制改为引用传递3.out 让函数可以输出多个值?1.在方法中必须为out参数赋值?2.out参数的变量在传递之前不需要赋值,即使赋值了也不能在方法中使用。(赋值没意义)3ref?参数在传递之前必...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3 00:31:36
阅读次数:
251
tuple(元组)
另一种有序列表叫元组:tuple。tuple和list非常类似,但是tuple一旦初始化就不能修改,tuple属于不可变对象。比如同样是列出同学的名字:
>>>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现在,classmates这个tuple不能变了,它也没有append(),insert()这样的方法。其他获取元素的方法和list是...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22 16:27:27
阅读次数:
249
前言 课前补充知识
Number(p,s)
Number(p,s):数字类型,p 表示数字的有效长度(从数字的左边第 1 位不为 0
的开始算起,直到最右边的长度;取值范围 0~38 位),s 表示数字的精度(即小数点右边的位数,取值范围-84~127 位);
Varchar2(s)
Varchar2(s):可变长的字符类型,s 表示字符串的长度,取值范围 1~4000 位;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06-22 15:36:06
阅读次数:
222
框架的基本结构:<html><frameset><frame></frame></frameset></html>注:frame和body不能同时出现。frame标签没有结束符。frameset标签中可以用cols和rows来规定框架的比例,这里框架比例是可变化的,可以通过在frame标签中设置noresize属..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06-22 09:57:56
阅读次数: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