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继器是物理层上的网络互连设备,它的作用是重新生成信号(即对原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 中继器(Repeater)又称重发器,是一种最为简单但也是用得最多的互连设备。中继器仅适用于以太网,可将两段或两段以上以太网互连起来。中继器只对 电缆上传输的数据信号再生放大,再重发到其它电缆段上。对链路层以上...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07 13:27:05
阅读次数:
295
内聚: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耦合: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最近编码的时候,总是在犹豫是把某个方法封装在一个类里,还是单独的封装成一个类。这让我突然想起内聚耦合这两个名词。我们一直追求着,高内聚,低耦合。对于低耦合,我粗浅的理解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块与模块之间,尽可能的...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03 11:09:36
阅读次数:
148
COM对象是建立在二进制可执行代码级的基础上,而C++等语言中的对象是建立在源代码级基础上的, COM对象是独立于编程语言的。COM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软件结构的实现。 COM提供了程序互连的基础,程序之间的通信有了统一的标准,而且这种通信可以从桌面环境扩展到网络环境,甚至是异构网络。组...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7 17:54:58
阅读次数:
287
对已经完成布线的差分对进行后布线分析。
(1)执行菜单命令Analyze-Preferences,选择Interconnect Models,设置互连参数如图:
(2)单击OK,关闭对话框。
(3)打开Allegro Constraint Manager,执行Tools-Options,弹出Options窗口,按图进行设置:
(4)在Allegro Constraint M...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5 14:40:58
阅读次数:
364
实验名称: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实验拓扑:实验步骤:(1)连接主机,交换机,路由器实现全网互连(2)配置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3)验证实验名称:命名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实验拓扑:实验步骤:(1)连接主机,交换机,路由器实现全网互连(2)配置交换机(3)验证实验名称:扩展控..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5 02:42:58
阅读次数:
250
第一章简介JDBC(JavaDataBaseConnectivity的缩写,中文:java数据库互连),由一些接口和类构成的API。J2SE的一部分,由java.sql(1.0),javax.sql(2.0里的新特性)包组成。1996,SUN提出为java程序开发人员访问各种数据库提供了统一的编程接口,可以屏蔽底层数据库的不同。相关概念..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08-15 02:41:17
阅读次数:
264
今晚,花了两个多钟折腾lua和c++的互连,终于成功了,觉得有必要记录下来。说实话,搜索引擎真是有利有弊,利在你有地方搜答案,弊则在于你半天都找不到正确的答案甚至找到误导你的答案,今晚更加加深了我的体会,不过总算折腾出点成果了。前期准备:装好LuaForWindows(LFW),装好Visual S...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8-14 03:47:07
阅读次数:
205
RapidIO是由Motorola和Mercury等公司率先倡导的一种高性能、 低引脚数、 基于数据包交换的互连体系结构,是为满足和未来高性能嵌入式系统需求而设计的一种开放式互连技术标准。RapidIO主要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内部互连,支持芯片到芯片、板到板间的通讯,可作为嵌入式设备的背板(Backplane)连接。RapidIO协议由逻辑层、传输层和物理层构成。逻辑层定义了所有协议和包格式。这是对终...
分类:
Windows程序 时间:
2014-08-13 19:02:37
阅读次数:
1018
51CTO学院,在软考备考季特别整理了"2014年计算机软考《网络管理》知识点",帮助各位学院顺利过关!更多软件水平考试辅导及试题,请关注51CTO学院-软考分类吧!查看汇总:2014年计算机软考《网络管理》知识点汇总第七章局域网互联☆局域网互连是将多个局域网相互联连接以实现信..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3 15:19:16
阅读次数:
231
实验1:交换机配置实验目标通过设置主机,交换机的IP,网关等属性,使同一网络中的主机通过交换机相互连通,将不同网络中的主机通过路由器连接,使不同网络的主机能够连接实验环境实验步骤1、为主机配置IP地址PC0:192.168.1.1PC1:192.168.1.2PC2:192.168.2.1PC3:192.168.2...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0 18:53:11
阅读次数: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