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cond tor targe document evel bre problem chrome elf
跨域的定义:JavaScript出于安全性考虑,同源策略机制对跨域访问做了限制。域仅仅是通过“URL的首部”字符串进行识别,“URL的首部”指window.location.protocol +window.location.host,也可以理解为“Domains, protocols and ports must match”。实际上,同源策略就是浏览器的一种保护机制,只要请求双方的URL协议、域名(主机)、端口有任何一个不同,都被当作是跨域。
同源策略机制从 Netscape Navigator 2.0 版本开始就存在,同源策略只对HTML文档有效,同源策略不阻止动态脚本插入。
例如:
URL | 说明 | 是否允许通信 |
---|---|---|
http://www.a.com/a.js http://www.a.com/b.js |
同一域名下 | 允许 |
http://www.a.com/lab/a.js http://www.a.com/script/b.js |
同一域名下不同文件夹 | 允许 |
http://www.a.com:8000/a.js http://www.a.com/b.js |
同一域名,不同端口 | 不允许 |
http://www.a.com/a.js https://www.a.com/b.js |
同一域名,不同协议 | 不允许 |
http://www.a.com/a.js http://70.32.92.74/b.js |
域名和域名对应ip | 不允许 |
http://www.a.com/a.js http://script.a.com/b.js |
主域相同,子域不同 | 不允许 |
http://www.a.com/a.js http://a.com/b.js |
同一域名,不同二级域名(同上) | 不允许(cookie这种情况下也不允许访问) |
http://www.cnblogs.com/a.js http://www.a.com/b.js |
不同域名 | 不允许 |
基于上述同源策略,我们可以有两种方式来实现跨域访问。
第一种方法是 构造同域,人为将其通信双方设为同一域名下。
第二种方法是 规避跨域,使用iframe或动态脚本、其他页面公共对象属性来传值通信。
总结出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对于主域名相同,二级子域名不同的情况,可以使用document.domain重置为相同的一级域名。主域名是不带www的域名,某一页面的domain默认等于window.location.hostname,这样设置扩大了同域的范围。如此便可互相通信。
例子:
www.mydomain.com上的a.html
game.mydomain.com上的b.html
这种方法扩大了安全性的存在范围,两个域名下都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若一个页面中引入多个iframe需要跨子域名通信,要想能够操作所有iframe,须全部设置相同domain。
虽然浏览器默认禁止了跨域访问,但并不禁止在页面中引用其他域的JS文件,并可以自由执行引入的JS文件中的function(包括操作cookie、Dom等等)。根据这一点,可以方便地通过创建script节点的方法来实现完全跨域的通信。具体的做法可以参考YUI的Get Utility
这里判断script节点加载完毕还是蛮有意思的:ie只能通过script的readystatechange属性,其它浏览器是script的load事件。以下是部分判断script加载完毕的方法。
js.onload = js.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if (!this.readyState || this.readyState === ‘loaded‘ || this.readyState === ‘complete‘) { // callback在此处执行 js.onload = js.onreadystatechange = null; } };
window.location.hash属性是一可读写字符串,该字符串是 URL 的锚部分(从 # 号开始的部分)。这个办法比较绕,但是可以解决完全跨域情况下的脚步置换问题。原理是利用location.hash来进行传值。在url: http://a.com#helloword中的‘#helloworld’就是location.hash,改变hash并不会导致页面刷新,所以可以利用hash值来进行数据传递,当然数据容量是有限的。假设域名a.com下的文件cs1.html要和cnblogs.com域名下的cs2.html传递信息,cs1.html首先创建自动创建一个隐藏的iframe,iframe的src指向cnblogs.com域名下的cs2.html页面,这时的hash值可以做参数传递用。cs2.html响应请求后再将通过修改cs1.html的hash值来传递数据(由于两个页面不在同一个域下IE、Chrome不允许修改parent.location.hash的值,所以要借助于a.com域名下的一个代理iframe;Firefox可以修改)。同时在cs1.html上加一个定时器,隔一段时间来判断location.hash的值有没有变化,一点有变化则获取获取hash值。代码如下:
先是a.com下的文件cs1.html文件:
function startRequest(){ var ifr = document.createElement(‘iframe‘); ifr.style.display = ‘none‘; ifr.src = ‘http://www.cnblogs.com/lab/cscript/cs2.html#paramdo‘;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fr); } function checkHash() { try { var data = location.hash ? location.hash.substring(1) : ‘‘; if (console.log) { console.log(‘Now the data is ‘+data); } } catch(e) {}; } setInterval(checkHash, 2000);
cnblogs.com域名下的cs2.html:
//模拟一个简单的参数处理操作
switch(location.hash){
case ‘#paramdo‘:
callBack();
break;
case ‘#paramset‘:
//do something……
break;
}
function callBack(){
try {
parent.location.hash = ‘somedata‘;
} catch (e) {
// ie、chrome的安全机制无法修改parent.location.hash,
// 所以要利用一个中间的cnblogs域下的代理iframe
var ifrproxy = document.createElement(‘iframe‘);
ifrproxy.style.display = ‘none‘;
ifrproxy.src = ‘http://a.com/test/cscript/cs3.html#somedata‘; // 注意该文件在"a.com"域下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frproxy);
}
}
a.com下的域名cs3.html
//因为parent.parent和自身属于同一个域,所以可以改变其location.hash的值 parent.parent.location.hash = self.location.hash.substring(1);
当然这样做也存在很多缺点,诸如数据直接暴露在了url中,数据容量和类型都有限等……
另一种写法:
a页面(完全跨域):
b页面:
window.name 在浏览器环境中是一个全局/window对象的属性,且当在 frame 中加载新页面时,name 的属性值依旧保持不变。
通过在 iframe 中加载一个资源,该目标页面将设置 frame 的 name 属性。此 name 属性值可被获取到,以访问 Web 服务发送的信息。
但 name 属性仅对相同域名的 frame 可访问。这意味着为了访问 name 属性,当远程 Web 服务页面被加载后,必须导航 frame 回到原始域。同源策略依旧防止其他 frame 访问 name 属性。一旦 name 属性获得,销毁 frame 。
原理核心:window对象的name属性是一个很特别的属性,当该window的location变化,然后重新加载,它的name属性可以依然保持不变。
依此原理,我们可以在页面A中用iframe加载其他域的页面B,而页面B中用JavaScript把需要传递的数据赋值给 window.name,页面A的iframe加载完成之后,页面A修改iframe的地址,将其变成同域的一个地址,然后就可以读出window.name的值了。
a页面:
b页面:
HTML5中最酷的新功能之一就是 跨文档消息传输Cross Document Messaging。下一代浏览器都将支持这个功能:Chrome 2.0+、Internet Explorer 8.0+, Firefox 3.0+, Opera 9.6+, 和 Safari 4.0+ 。 Facebook已经使用了这个功能,用postMessage支持基于web的实时消息传递。
a.com/index.html中的代码:
<iframe id="ifr" src="b.com/index.html"></ifram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var if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fr‘);
var targetOrigin = ‘http://b.com‘; // 若写成‘http://b.com/c/proxy.html‘效果一样
// 若写成‘http://c.com‘就不会执行postMessage了
ifr.contentWindow.postMessage(‘I was there!‘, targetOrigin);
};
</script>
b.com/index.html中的代码: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event){ // 通过origin属性判断消息来源地址 if (event.origin == ‘http://a.com‘) { alert(event.data); // 弹出"I was there!" alert(event.source); // 对a.com、index.html中window对象的引用 // 但由于同源策略,这里event.source不可以访问window对象 } }, false); </script>
参考文章:《精通HTML5编程》第五章——跨文档消息机制、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dom/window.postmessage
这是从YUI3的IO组件中看到的办法,具体可见http://developer.yahoo.com/yui/3/io/。
可以看在Adobe Developer Connection看到更多的跨域代理文件规范:ross-Domain Policy File Specifications、HTTP Headers Blacklist。
通过window.name与hash方式都会有url长度限制或者传值数据量的限制,这时我们可以配合FF/CH/IE8+支持的PostMessage,opener hack结合起来,兼容所有浏览器。据说是google的工程师率先发现的这个bug,fackbook的登陆页面就是利用了这个bug实现了postMessage的跨域。
a页面:
b页面:
我们可以看到,在IE6,7下,只要重置了window对象的opener为一个{}对象,在父页面设置了iframe的window.opener为一个{}之后,在iframe里面就可以通过opener调用parent的方法,在iframe重置parent.opener为一个{}对象之后,在parent就可以调用iframe的方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可以设置opener为function(){},通过new opener()来调用
总结,通过IE6,7的hack,我们可以比较完美的实现postMessage在各大主流浏览器的兼容,以后跨域又多了一项利器。不过比较遗憾的事,重置opener之后,对于window.open打开的窗口,就不能很好的操作了,在IE6,7下。
文章与代码主要来自http://www.cnblogs.com/rainman/archive/2011/02/20/1959325.html#m4
相关文章:
iframe跨域通信的通用解决方案-第二弹 http://www.alloyteam.com/2013/11/the-second-version-universal-solution-iframe-cross-domain-communication/
近乎完美的简单 JS 跨域解决方式 -- window.name http://rubel.iteye.com/blog/901182
apache 配置反向代理解决javascript ajax跨域问题 http://www.ghugo.com/apache-reverse-proxy-configuration-problem-solving-ajax-cross-domain/
标签:cond tor targe document evel bre problem chrome elf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angheng/p/6018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