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系统相关 > 详细

Linux防火墙之具有命令行的FirewallD的基本操作

时间:2015-05-12 21:09:44      阅读:22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启动FirewallD服务: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service        #设置开机启动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开启服务

查看防火墙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1. 区域管理

1.1. 网络区域简介

通过将网络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制定出不同区域之间的访问控制策略来控制不同程序区域间传送的数据流。例如,互联网是不可信任的区域,而内部网络是高度信任的区域。网络安全模型可以在安装,初次启动和首次建立网络连接时选择初始化。该模型描述了主机所连接的整个网络环境的可信级别,并定义了新连接的处理方式。有如下几种不同的初始化区域:

  • 阻塞区域(block):任何传入的网络数据包都将被阻止。

  • 工作区域(work):相信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不会损害你的计算机。

  • 家庭区域(home):相信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不会损害你的计算机。

  • 公共区域(public):不相信网络上的任何计算机,只有选择接受传入的网络连接。

  • 隔离区域(DMZ):隔离区域也称为非军事区域,内外网络之间增加的一层网络,起到缓冲作用。对于隔离区域,只有选择接受传入的网络连接。

  • 信任区域(trusted):所有的网络连接都可以接受。

  • 丢弃区域(drop):任何传入的网络连接都被拒绝。

  • 内部区域(internal):信任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不会损害你的计算机。只有选择接受传入的网络连接。

  • 外部区域(external):不相信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不会损害你的计算机。只有选择接受传入的网络连接。

注:FirewallD的默认区域是public。


Linux防火墙之具有命令行的FirewallD的基本操作

标签:

原文地址:http://my.oschina.net/fhd/blog/413945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