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应用程序框架来开发项目,从软件项目的角度来看,可以获得更快的开发进度,更好的代码质量、复用性、扩展性、可维护性等好处。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也会发现其它一些问题。 首先,软件开发是以人为本的,应用程序框架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大脑中知识结构的具体表现,所以应用程序框架高度依赖它的创建人,框架越强...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07 16:21:24
阅读次数:
129
一、前言与思想 健康安全是最重要的,一个人能够失业,能够没有工作,可是仅仅要他还是健康、健壮的,就足够了,这就是最宝贵的財富。对于开发者来说,还有智慧、累积的技术。思想篇——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本二、基本概览 1、城市管理存在被动的局面,较为混乱。 例1:某施工队,为探測下水道,扔烟头到井盖下的小...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31 13:35:12
阅读次数:
220
为什么需要计原则? 设计原则其实就是对一些设计过程中基于人类的认知规律对设计做出的一些指导性原则,并且对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的设计经验做个总结,用来指导设计师界定问题、提高效率。 经常用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先来抛一个老D在早年刚接触交互设计的时候最为大家所认可的几条设计原则: 1.可学习性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27 14:11:54
阅读次数:
225
现代企业中更多的是知识工作者,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的体力劳动者之处在于:前者的业绩和努力程度是很难度量的。对于知识工作者团队的管理来说,管理人员像乐队指挥家,又像是一条串珍珠的线。知识工作者组成的乐队中,指挥家只能指挥、协调他们去演奏而不能教他们如何演奏。知识工作者是一个个独特个体的集合,每个人都是自己领域内的专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对于他们的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另外,知识团体中的领导责任是分散的,任何成员只要推动去解决问题的人都是在领导。实质上,知识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肩负着领导的责任:管理自己领域内的...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4 20:51:51
阅读次数:
162
敏捷的方法值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少关注那些占用大量时间而无甚裨益的不重要的事情这是一组把以人为本,团队合作,快速响应变化和可工作的软件作为宗旨的开发方法敏捷意味着可以快速地适应变化土耳其谚语-不管路走了多远,错了就要重新返回敏捷开发宣言1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2可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3客户...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14 22:58:23
阅读次数:
330
激励,乍一听就感觉是和奖励、奖金有关,事实也确实是有关,但还不完全。双因素理论告诉我们,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我们往往把这些都认为是激励。我想一定有一些老板和员工并不知道双因素理论,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公司用错误的激励方式,让自己走向死亡。至于双因素理论的详.....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7 20:12:06
阅读次数:
157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道理说得鲜明:小失误可能酿大祸,提醒我们要防患于未然。 现在的商业竞争尤其激烈,消费者也越来越苛刻,让消费者使用我们生产的商品消费得心情舒畅,能让消费者感受到我们体贴入微的关心,这变得尤为重要。以人为本,提供一个亲和力高的代码,也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错误在所难免,面对错误,有个负责任的态度这时显得尤为关键。对于编程,对错误做周到的预估和错误处理提示和引导,往往能...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6 22:26:21
阅读次数:
267
互联网创业关键的问题:团队、创业方向、技术。
首要,问题就是团队,合伙人之间互相信任,能力互补,鉴定毅力,比所谓的创业方向重要很多。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以人为本,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
其次,创业方向,方向决定了做事的价值,方向不对,做出来的东西没有人要,劳而无功。
再次,技术,有技术才能把网站给搞出来。
当然,运营、市场等都是很重要的,只是很多人已经被前3个问题给阻挡了。...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5 12:28:49
阅读次数:
182
??
1 第十四章
精准运维服务
近年来国内IT产业的发展格局始终与我国的经济转型与创新创业的社会大潮息息相关,纵观国内国际形势,IT产业仍是创新的领头者,是解决人类各种经济危机的主要扮演者,是新经济的重要支柱。IT服务行业作为IT产业的一个关键领域经历了为设备服务、为系统服务和为人服务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精准运维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为满足服务对象的业务变化而产生的I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5 08:10:29
阅读次数:
196
之前有人给我blog留言问过绩效的事情,本篇主要与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新业务项目组中结合绩效来度量目标的一些思考,我们先从对绩效、产品开发的认识开始,最后会列出绩效细则。本篇更多从量化角度去看,不考虑绩效分数的激励制度。敏捷个人和敏捷团队就像我在使用Scrum来敏捷自己所说的,在我们要求团队以人为本进...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30 13:22:35
阅读次数: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