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差分对约束:
(1)设置差分对约束,从SigXplorer PCB SI GXL打开diff_sim.top拓扑。
(2)执行Setup-Constraints,弹出Set Topology Constraints对话框
(3)选择Diff Pair标签页,设置如图:
(4)单击OK,关闭对话框,File->Save,保存拓扑,File->Exit。
(5)应...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4 16:51:53
阅读次数:
269
基本介绍: showModalDialog() (IE 4+ 支持) showModelessDialog() (IE 5+ 支持) window.showModalDialog() 方法用来创建一个显示HTML内容的模态对话...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4 16:35:39
阅读次数:
199
PreTranslateMessage作用和用法PreTranslateMessage是消息在送给TranslateMessage函数之前被调用的,绝大多数本窗体的消息都要通过这里,比較经常使用,当须要在MFC之前处理某些消息时,经常要在这里加入代码.MFC消息控制流最具特色的地方是CWnd类的虚拟...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4 16:10:08
阅读次数:
328
什么是Buidler模式呢?就是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Builder模式是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它允许用户可以只通过指定复杂对象的类型和内容就可以构建它们. 那么要为何使用Buidler呢? 是为了将构建复杂对象的过程和它的部件分开因为一个复杂的对象,不但有很多大量组成部分,如AlertDialog对话框,有很多组成...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8-14 14:10:11
阅读次数:
205
1. 对于SDI 应用程序来说, 如果要在视图中响应 WM_CREATE 消息, 如果消息处理函数 afx_msg int OnCreate(LPCREATESTRUCT lpCreateStruct) 中没有 一下语句:1 if (CView::OnCreate(lpCreateStruc...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4 13:44:58
阅读次数:
200
一 MFC控件
1 控件介绍
1.1 静态控件包括图片、静态文本和分组框。生成的控件的ID统一是
IDC_STATIC。很少程序中访问和操作,只是使用静态控件显示信息
1.2 编辑框控件,控件类是CEdit,通常使用它接收用户的输入,显示
信息给用户。
1.3 按钮控件包括一般按钮、复选按钮和单元按钮,控件类都是CButton...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8-14 10:58:48
阅读次数:
358
对差分对仿真,首先要提取差分对的拓扑,然后对其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1)启动Allegro PCB SI GXL,打开D:\diffPair\PCI4.brd。
(2)执行Analyze->Preferences,弹出Analysis Preferences对话框。
(3)在InterconnectModels标签页设置Percent Manhattan为100,Defa...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4 10:50:28
阅读次数:
275
JOptionPane是一种对话框的便捷使用形式,要比JDialog使用起来方便,但是类型确实固定的几种,而JDialog确实可以自定义的。首先介绍JOptionPane的四个静态方法即可以利用类名直接调用的1、showMessageDialog 显示消息对话框 @这个函数共有5个参数,分别为: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4 01:21:57
阅读次数:
210
源代码: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nuptboyzhb/4221531CSplitterWnd类CSplitterWnd类提供一个分隔器窗口的功能,分隔器窗口是一个包含有多个窗格的窗口。窗格通常是应用程序特定的由CView派生的对象,但它也可以是具有适当子窗口I...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3 22:19:07
阅读次数:
293
实际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有一个层layer1,这个层包含一个menu层,menu1层里又包含了一个节点按钮button1。现在需要实现一个效果:点击button1弹出一个对话框,这个对话框里也包含一个menu2和一个按钮button2,点击button2能够关闭这个对话框。这个.....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3 21:33:47
阅读次数: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