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用两个栈,一个用于接收(in),一个用于输出(out),输出前如果out为空需要将in中的数据导入out。import java.util.Stack;//用两个stack设计一个队列 p142public class MyQueue { Stack in; Stack out;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0 01:22:06
阅读次数:
204
题目:判断一棵二叉树是否是完全二叉树
思路:
1.首先明确完全二叉树的概念。完全二叉树除最后一层外,所有层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最后一层结点连续集中在最左边。空树也是完全二叉树。
2.我们可以通过层序遍历的方式遍历这个二叉树,使用一个队列存储遍历的结点。可以利用最后一层的结点集中在左侧这个特性解题,具体看代码:
代码:
bool isComple...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9 19:07:15
阅读次数:
190
其实手写模拟一个队列也挺简单的,尤其是熟练以后。尼玛,这题欺负我不懂国际象棋,后来百度了下,国际象棋里骑士的走法就是中国象棋里面的马所以搜索就有八个方向对了注意初始化标记数组的时候,不要把起点标记为已走过。因为测试数据里面有一组f6 f6,此时样例输出的是0 1 //#define LOCAL 2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6 17:00:20
阅读次数:
244
//虽然现在在多线程方面大多都在用GCD,当其他方式我们还是应该有所了解,给大家介绍一下NSThread和NSInvocationOperation的简单用法
@interface
yxpViewController ()
{
UIImageView *_imageView;
//声明一个队列
NSOperationQue...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8-16 12:35:50
阅读次数:
233
题目连接:uva 239 - Tempus et mobilius. Time and motion
题目大意:古代有一个计时器,由n个编号从1~n的球组成,然后有三个轨道,分别对应的是1分钟,5分钟,1小时,例如各个轨道都有一个球的时间为1小时6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是每一分钟从球堆里滚出一个球到1分钟的轨道上(球堆是一个队列),特殊情况是1分钟的轨道上有了4个球,再进1个球的话就表示5分...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4 01:30:47
阅读次数:
223
广搜的一个简单变形,思路还是一样的,依旧是维护一个队列,将一个节点不断的扩展,扩展完后出队。这道题还有两个特点就是:可能遇到怪兽,因此需要额外花费n秒的时间来打败它。最终还要输出路径。因此结构体里面prex 和 prey就是来记录下一个格子的坐标的。因为有了怪兽所以我们不能一搜到起点就退出搜索,因为...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4 01:17:58
阅读次数:
313
汉诺塔问题:P141用两个stack设计一个队列 p142 结合上题,队列实现max操作,要求尽量提高效率。(编程之美)找出二叉树中指定节点的下一个节点(中序后继),假定每个节点有父指针。p154二叉树某两个节点的公共祖先。p155判断T2是否是T1的子树。p159打印二叉树节点数值总和等于某个给....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2 00:13:23
阅读次数:
346
第二道广搜的问题虽然思路很清晰,可真要自己把代码敲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一维数组模拟一个队列,head和tail分别记录队首和队尾先将迷宫的起点入队,然后向四个方向拓展,如果没有出界或者没有遇到墙壁,那么入队,然后队首出队知道搜到迷宫的出口为止 1 //#define LOCAL 2 #inclu...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1 11:25:33
阅读次数:
239
两个栈实现队列+两个队列实现栈----java一.两个栈实现一个队列思路:所有元素进stack1,然后所有出stack1并进入stack2.实现队列的先进先出即:若stack2非空,我们须要的恰好再栈顶,出栈;若要给队列加入元素,即先进sack1,要出队时,...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8-10 15:35:40
阅读次数:
278
题目链接:http://poj.org/problem?id=2828
在一个队列中,一个人想要插队,告诉你每个新来的人会插在i个人后面,求出最后的队列。
如果我们用模拟的话,那么时间复杂度肯定是超了;想想,如果我们逆序,那么最后来的人的位置一定是固定的,这样的话,我们将问题转化成逆序扫描给出数据,插在i个人后面这个数据就变成了在这个人前面需要留出多少个空位。如此我们只需要用树状数组记录前n项...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0 10:29:30
阅读次数: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