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搜索关键字:感知器    ( 193个结果
感知器与梯度下降
声明:本文由Ronny发表在http://www.cnblogs.com/ronny/p/ann_01.html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前言 1,什么是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ANN)又称神经网络(NN),它是一种受生物学启发而产生的一种模拟人脑的学习系统。它通过相互连结的结点构成一个复杂的网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6-09-23 01:16:00    阅读次数:241
神经网络基本概念
感知器(perceptron) 可以这么理解感知器,它是一个接受若干个二进制输入,并产生一个二进制输出的逻辑单元。例如假设输入向量$x$:$x = \begin{pmatrix}x_1\\x_2\\ \vdots \\ x_n\end{pmatrix}$,给出权重向量$w$,那么输出$y$可以这样定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6-09-18 08:55:13    阅读次数:155
MachineLearning:二、感知器perception算法
感知机对DL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分类:编程语言   时间:2016-08-29 17:59:16    阅读次数:356
深度学习算法实践7---前向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在本文中,我们对感知器模型的算法进行了推导,为我们对多层前馈网络(BP)的误差反向传播算法打下基础。
分类:编程语言   时间:2016-08-25 21:38:52    阅读次数:206
手写一个机器学习的入门算法-感知器算法
用4x+5y=2000作为分界线制造了100个点;初始分界线为0,0;经过1000轮纠正后,结果是:22 x+31 y = 11876对比结果4 x + 5 y = 2000还是比较接近的。 刚开始更新w的那行代码搞错了,以为是用predict去纠正,其实应该用sample的真实值去纠正。 impo... ...
分类:编程语言   时间:2016-08-21 18:13:21    阅读次数:144
台湾大学林轩田教授机器学习基石课程理解及python实现----PLA
最近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开始观看台湾大学林轩田教授的机器学习基石课程,虽然吧,台湾人,汉语说得蛮6,但是还是听着怪怪的,不过内容非常值得刚刚入门的机器学习小白学习,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1.基本介绍 (貌似这里一般是应该背景介绍,但是,历史吗,自己去百度吧) (1)preceptron 翻译中文叫做感知器,如果你之前听说过神经网络的,它其实就是网络中的一个神经元,它自身的作用非常小,只能...
分类:编程语言   时间:2016-07-11 17:13:07    阅读次数:599
Deep learning与Neural Network
该文章转自深度学习微信公众号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其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它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例如图像,声音和文本。深度学习是无监督学习的一种。 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含多隐层的多层感知器就是一种深度学习结构。深度学习通过组合低层特 ...
分类:Web程序   时间:2016-07-08 21:33:33    阅读次数:210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学习笔记(三十一)-- 线性回归
1.监督学习 回归算法通常用在监督学习中的学习算法,所以在讲回归之前,先来说说监督学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的分类器设计方方法,如感知器、SVM等,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根据给定的带有类别标签的样本,训练学习机器,然后使得机器能够对新来的无标签样本进行正确分类,像这种就属于监督模式识别,对学习机器来说就是监督学习。 举个栗子,就拿老师们讲课最喜欢用的预测房价的例子,图形表示监督学习的过程如下:...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6-06-17 17:22:37    阅读次数:231
感知器
感知器学习过程:随机选取权值W的初始值(between 0-1)将样本数据中的输入值输入到感知器的输入节点得到网络的输出值O,根据学习公式,由O与T的差,即误差信号来调整网络权值W 如果误差小于给定阈值,或运行次数达到限定次数则停止;否则转2,反复运行。 用感知器对平面的4个点(如下图)进行线性划分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6-06-17 16:47:57    阅读次数:136
序列最小最优化算法(SMO)-SVM的求解(续)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给出了感知器和逻辑回归的求解,还将SVM算法的求解推导到了最后一步,在这篇文章里面,我们将给出最后一步的求解。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序列最小最优化算法。 序列最小最优化算法(SMO): 首先回顾一下。我们使用广义拉格朗日函数,将目标函数和限制条件写到一起,然后证明了原始问题能够 ...
分类:编程语言   时间:2016-06-13 17:12:10    阅读次数:1361
193条   上一页 1 ... 11 12 13 14 15 ... 20 下一页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