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计算智的提出,人工神经网络也随之发展。目前业界考虑到把神经网络(NN)归类于人工智能(AI)可能不大合适,而归类于计算智能(CI)更能说明问题实质。进化计算、人工生命和模糊逻辑系统的某些课题,也都归类于计算智能。尽管计算智能与人工智能的界限并非十分明显,然而讨论它们的区别和关系是有益的,逻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13 10:26:26
阅读次数:
251
在推荐系统领域,人们往往只关注“用户-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而较少考虑它们所处的上下文环境(如时间、位置、周围人员、情绪、活动状态、网络条件等等)。但是在许多应用场景下,仅仅依靠"用户-项目"二元关系并不能生成有效推荐。例如,有的用户更喜欢在"早上"而不是"中午"被推荐合适的新闻信息;有的用户在不同的心情可能会希望被推荐不同类型的音乐。
上下文感知推荐系统领域的几个主题
推荐系统中的上下文建模技术;...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12 18:25:24
阅读次数:
238
http://www.gageet.com/2014/09203.php这个网址已都经把文章翻译好了,这里主要是说两点:
1.Googlenet借鉴了network in network里的多层感知器结构,也就是convolution层的 kernel_size=1,它的好处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a.降维,解决计算瓶颈;
b.提高神经网络的表达能力(多层感知器)。
2.Googlene...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6-05-12 13:18:20
阅读次数:
693
概述起源卷积网络最初是受视觉神经机制的启发而设计的,是为识别二维形状而设计的一个多层感知器,这种网络结构对平移、比例缩放、倾斜或者共他 形式的变形具有高度不变性。1962年Hubel和Wiesel通过对猫视觉皮层细胞的研究,提出了感受野(receptive field)的概念,1984年日本学者Fukushima 基于感受野概念提出的神经认知机(neocognitron)模型,它可以看作是卷积神经网...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12 09:22:44
阅读次数:
600
传感器节点功能的根本目的是感知、探测与传感,传感器节点和在传感器网络的通信与组网技术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感器网络。但是针对具体的应用来说,还需要有应用层的基础性技术来支撑传感器网络完成任务,主要包括时间同步技术、定位技术、数据融合技术、能量管理技术。 1.时间同步技术 首先我们要清楚为什么需要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10 02:14:10
阅读次数:
131
感知机(Perceptron)是二分类问题的线性分类模型,其输入为实例的特征向量,输出为实例的类别,取+1和-1二值。 感知机于输入空间(特征空间)中将实例划分为正负两类的分离超平面,属于判别模型。感知机于1957年由Rosenblatt提出,是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基础。 在这里,不用《统计学习方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08 16:51:49
阅读次数:
785
12 Neural Network12.1 Motivation 在神经网络的节点上使用感知机,那我们可以把神经网络看作是通过不同感知机以及常数的线性组合得到一个新的特征,将新的特征加上一个常数再进行线性组合得到结果。其原理和aggregation类似,但是在神经网络中进行了多层级的aggregation。
从生物的角度来说神经网络模拟了人脑神经网络。12.2 Neural Network...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6-05-07 08:56:45
阅读次数: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