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数组实现,可以和指针采用类似的方法。要申请一个中间数组。若题目要求将合并的数组保存到num1中,我们可以最后将中间数组的值拷贝到num1中。 若要求不让使用中间变量,可以使用以下算法 两种方法时间复杂度为均为O(n)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5-22 10:53:05
阅读次数:
488
说起数组我们都不陌生,但在C++中,除了数组还多了一个“新朋友”那就是vector。其实vector本质上与array的数据安排以及操作方式也其为相似。它俩唯一的差别就是空间灵活性。无论在C语言还是C++中,array的空间一旦申请完成就不能进行更改,如果需要更大空间来存储数据,便得重新申请一个新的数组并将原来的数值拷贝过去,然后再将原来数组释放,而这一切都需要用户自己完成。而vector不同的是,...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13 15:08:59
阅读次数:
229
实现CMyString类,实现赋值运算符函数(深拷贝与浅拷贝)
深拷贝:赋值运算符函数说明
步骤1、释放原来的内存空间
步骤2、再重新开辟要赋值的对象的大小的空间
步骤3、再将另一个对象的值拷贝给this对象
友元函数的说明:由于输出重载需要俩个参数,不能再隐含this指针,故使用友元函数
代码如下:
class CMyString
{
public:...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12 23:45:31
阅读次数:
394
C++中大致有三种返回值:值拷贝(副本),值引用和指针,返回什么类型的值要根据当时情况而定。 如果返回的是大型对象的副本,那么在每一次的函数调用后返回,都会调用该对象类型的拷贝构造函数构造一个新的副本,这是一个耗时的过程。 因此在不需要返回对象副本的时候,尽量返回对象的引用或者指针,与此同时,如果不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5-07 18:03:36
阅读次数:
242
计数排序1、 名次 :所谓名次,通俗理解即为该元素在序列中排行老几的意思。2.、如何求名次:依次对每一个元素进行比较,若排在自己(该元素)前面的元素比自己大,则前面的元素在排行计数上加1,反之则自己加1。3、利用附加数组的计数排序:根据自身名次重新整理一份排序序列存储在附加数组中,然后将附加数组值拷贝到原序列中。
1)代码:template void SortClass...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29 17:44:37
阅读次数:
251
计数排序1、 名次 :所谓名次,通俗理解即为该元素在序列中排行老几的意思。2.、如何求名次:依次对每一个元素进行比较,若排在自己(该元素)前面的元素比自己大,则前面的元素在排行计数上加1,反之则自己加1。3、利用附加数组的计数排序:根据自身名次重新整理一份排序序列存储在附加数组中,然后将附加数组值拷贝到原序列中。
1)代码:template void SortClass...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26 19:54:39
阅读次数:
184
今天在看前辈的代码,对其中字符串复制有时候直接把指针赋给另一个指针,有的malloc一个内存,然后把整个字符串的值拷贝过来,有点费解,就研究了一下,会了之后发现也没什么奥秘,其实很简单,不过还是记录一下比较好。 先写结论:如果要拷贝的源字符串的内存会被回收,那么就必须malloc一个内存再拷贝整个字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14 22:03:01
阅读次数:
189
W: GPG签名验证错误: http://ppa.launchpad.net karmic Release: 由于没有公钥,下列签名无法进行验证: NO_PUBKEY FA9C98D5DDA4DB69的解决办法出现以上错误提示时,只要把后八位拷贝一下来,并在[终端]里输入以下命令并加上这八位数字回车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4-13 12:56:10
阅读次数:
115
1.赋值运算符重载 1.发生时机:用一个已有对象,给另一个已有对象赋值。两个对象均已创建结束后,发生的赋值行为。 2.系统默认提供赋值运算符重载,一旦自实现,则不再提供。 3.系统默认的是等位拷贝(即浅拷贝),会造成重析构,从而使内存泄漏。 4.在此情况下的等位拷贝的问题: 1.导致自身的内存泄漏(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03 20:17:23
阅读次数:
254
1. 数组参数退化为指针的意义 (1)C语言中只会以值拷贝的方式传递参数,当向函数传递数组时,将整个数组拷贝一份传入函数导致执行效率低下,C语言以高效作是最初的设计目标,所以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2)参数位于栈上,太大的数组拷贝将导致栈溢出。 (3)将数组名看做常量指针,传递的是数组的首元素地址,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03 14:29:05
阅读次数: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