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对象的赋值,拷贝(深/浅拷贝)之间是有差异的,如果使用的时候不注意,就可能产生意外的结果。下面本文就通过简单的例子介绍一下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别。对象赋值直接看一段代码:will = ["Will", 28, ["Python", "C#", "JavaScript"]]wilber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7-14 20:24:52
阅读次数:
171
这是一个经典面试问题,它迷惑Java新手。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用一个例子和一些图来证明:Java是按值传递的。定义:
- 按值传递:在内存中做一个实际参数值拷贝进行传递。
- 传引用:传递实际参数的地址的副本。
Java是永远是值传递。原始数据类型和对象引用都只是值。...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27 09:58:35
阅读次数:
177
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对象之间的拷贝(此例中没有自定义拷贝构造函数,在调用拷贝构造函数的时候,编译器会自动生成一个默认的拷贝构造函数,该构造函数完成对象之间的位拷贝)浅拷贝:#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CExample{private:int a;publi...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18 00:36:53
阅读次数:
190
比如函数形式:void func(struct a data1, struct b data2);答案:只要不是指针或者数组都是传值,其实指针也是传递的地址值。追问但是如果这个结构体里面有数组这种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回答如果结构体内有成员,也是原样按位拷贝,数组也是一样传值,除非用结构体数组,就又是传...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6-17 15:15:56
阅读次数:
108
函数千万不要返回局部对象的引用或指针
局部变量在函数里面,当函数执行结束后将释放局部变量,如果返回引用或批针这个时候引用或指针指向所指向的内存空间已经释放。指针和引用将是垂悬指针。很危险!
但是如果返回的“局部变量”是堆中的内存值就可以返回了
C++函数为什么要使用引用?
C语言之中大量利用指针作为形参或者函数返回值,这是由于值拷贝会有很大的消耗(比如传入传出一个大...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5-25 16:45:41
阅读次数:
157
基本变量传参是值拷贝,引用变量传参是传地址(数组,对象),会修改对象的值,因为有了地址,但String类型是final类,不改变值。int x = 10;change(x);//调用x 传的是值就是10,但x是在栈中值还是10System.out.println(x);public void cha...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22 11:12:31
阅读次数:
93
通俗来讲,引用(reference)就是给对象另外一个名字。1)引用必须被初始化int &ref; // 错误int val=10;
int &ref2=val; // ref2指向val(val的另一个名字)在初始化变量时,初始值会被拷贝到新建的对象中。在定义引用时,程序把引用和它的初始值绑定(bind)在一起,而不是将初始值拷贝到引用。一旦初始化完成,引用将和它的初始值对象一直绑定在一起。因...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5-20 22:21:32
阅读次数:
192
赋值运算符重载: 是用一个已经存在的对象去给另一个已经存在并初始化(调用过构造函数)的对象进行赋值。拷贝构造函数:其实本质还是构造函数,用一个已存在的对象去构造一个原先不存在的对象。string a("hello");string b("world");string c =a ; //拷贝构造函数....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08 12:46:41
阅读次数:
160
传值方式是位拷贝形式,包括对象不调用构造函数,但会调用其析构函数
如果设计了拷贝函数,当从现有的对象创建新对象时,编译器将不使用位拷贝。编译器总是调用我们的拷贝构造函数(c++编译器自动创建的拷贝构造函数也是位拷贝的,是不安全的。所以一般自己创建。)
又一个简单的技术防止通过按值传递方式传递:声明一个私有拷贝构造函数。甚至不必去定义它,除非成员函数或友元函数需要执行按值传递方式的传递。如果用户...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17 18:18:22
阅读次数:
120
1.引用 程序把引用和它的初始值绑定在一起,而不是将初始值拷贝给引用。一旦初始化完成,引用将和它的初始值对象一直绑定在一起。因为无法令引用重新绑定到另外一个对象,因此引用必须初始化。 int ival=2;int &refval=ival;ival=8; //此时 refval=8; int i=r...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4-12 20:45:57
阅读次数: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