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这样一来,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时,它的所有依赖者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观察者模式结构图如下:
举例:
气象系统有三个部分分别是气象站(获取实际气象数据的物理装置),WeatherData对象(用来追踪来自气象站的数据,并更新布告板)和布告板(显示目前天气状况给用户看)。Weather...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20 13:38:15
阅读次数:
236
苹果其实在语言层面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比如Category实现装饰模式的意图,target-action实现命令模式意图等等,对于观察者模式,苹果也提供了KVO和通知中心,给开发者提供了极大的遍历。观察着模式即一个对象发出广播,然后某些对象可以在得知这个广播之后做相应的反应。KVO用来监控某个变量,是...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3 13:58:53
阅读次数:
660
1.
说说简单的函数回调首先说说一种简单的函数回调机制(一种通过获取对象的指针来进行函数的调用方法)以下是代码演示---这是观察者(被回调)部分:class
Observer{public: // 抽象观察者的纯虚函数 virtual void UpdateMessage() = 0;};class...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06 11:51:11
阅读次数:
315
简单地说,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个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一个或多个观察者对象监察一个主题对象。这样一个主题对象在状态上的变化能够通知所有的依赖于此对象的那些观察者对象,使这些观察者对象能够自动更新。
观察者模式的结构 观察者(Observer)模式是对象的行为型模式,又叫做发表-订阅(Publish/.....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03 09:56:30
阅读次数:
392
观察者模式是最常用的设计模式之一,【对象之间多对一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发生变化时,其会通知所有依赖它的对象】。拿订阅报纸和发行报社打比方,报社采集到news制作新的报纸,派送给订阅的客户,以此把最新的消息告知客户。所以,
出版社 + 订阅者 = 观察者模式。
这种一对多的关系,也即“一个”主题、“多个”观察者能够使得观察者仅仅了解主题推送的消息但不知晓其中的细节,而主题握有观察者列表...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2 23:33:05
阅读次数:
376
装饰者模式是JDK中另一个使用较多的设计模式,上一个是观察者模式(在Swing中大量使用),业内好的API设计无一离不开常见的设计模式,通常我们所说要阅读源码,也是为了学习大牛们的设计思路。————题记
设计模式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之间一对多的依赖,这样一来,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时,它的所有依赖者都会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装饰者模式:动态地将责任附加到对象上。若要扩展功能,装饰者提...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2 05:31:47
阅读次数:
234
NSNotificationCenter 较之于 Delegate
可以实现更大的跨度的通信机制,可以为两个无引用关系的两个对象进行通信。NSNotificationCenter 的通信原理使用了观察者模式; 1.
NSNotificationCenter 注册观察者对某个事件(以字符串命名)...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6-02 01:22:35
阅读次数:
289
在开发的时候,是不是忽然有种错觉:我们好像是代码的搬运工,一个项目开始,把自己写好的、封装好的类、框架亦或别人写好的第三方框架不假思索的运用到项目中,一方面:项目时间紧;二方面:简单好用,减少了代码量。但是有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停下脚步,
从底层去看看代码的世界,那样我们收益会颇丰,让我们一起走在学习...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30 06:58:28
阅读次数:
180
目前项目中最多用的模式就是观察者模式了。。。该模式是当有数据状态变化需要及时通知的时候使用的项目中其中之一的应用场景:
当网络状态发生变化时影视下载界面提示当前是使用免费的wifi还是机主自己的流量1.首先定义被观察者的实体类public class
NetworkTypeNotifier e...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29 11:45:13
阅读次数:
257
观察者模式的定义是: 定义对象中的一种 一对多的关系依赖关系,
以便当一个对象的状态改变的时候,所有依赖他的对象都能得到通知并且刷新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设计模式,应该范围非常广, 就本人做游戏来说 ,用到的位置非常多
举一个游戏中的例子,玩家的血量这一个属性, 当玩家血量减少时候,...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25 19:07:10
阅读次数: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