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团队模式和团队的开发模式有什么关系? 团队模式:将整个团队的成员进行分工、定位。比如主治医师模式就是有一个首席程序员,其负责主要的程序模块的设计和编码,其他成员从各种角度支持他 团队开发模式:对软件的开发过程进行分工,比如瀑布模型。 团队模式就像是一个人,而团队开发模式就像是一个方法,要达成一个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19 22:47:48
阅读次数:
165
《当下大部分互联网创业公司为什么都愿意采用增量模型来做开发?》 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 (1)现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用户的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增量模型的灵活性可以使其适应这种变化大大优于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并且大部分公司还不能一下子就做出功能完善的的软件。所以采用增量模型来做开发是很符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17 00:13:49
阅读次数:
182
总结过几个模型后,我就趁热打铁看了第二个题目:移动APP开发使用什么样的原型设计工具比较合适? 这个要分情况啦! 有时候,客户的需求很明显,就是实现几个功能的app(看来是个小型的工程啦)所以瀑布模型就可以胜任了。 有时候,客户的需求不很清晰,这就需要开发人员快速开发一个原型,再和客户详细计划自己需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6-03-16 22:15:53
阅读次数:
330
老师讲完几个开发模型候,我发现原来开发一个软件也是有步骤可寻的,并不是那种边做边改的模式。鉴于课上学习和网上浏览的资料我整理了几个典型的开发模型。 一、典型的开发模型有: 1.瀑布模型(watermodel); 2.渐增模型、或者称为演化、迭代(incremental model); 3.原型模型(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16 20:59:33
阅读次数:
235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瀑布模型一直是唯一被广泛采用的生命周期模型。 传统的瀑布模型如图所示 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 其中包含两重含义: ① 必须等前一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开始后一阶段的工作; ② 前一阶段的输出文档就是后一阶段的输入文档。 推迟实现的观点: ① 瀑布模型在编码之前设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13 06:04:03
阅读次数:
212
什么是DevOps?终于又回到这个最初的问题。 第一次看到这个词的时候,还身陷于各种敏捷概念轰炸中。用“身陷”这个词其实并不准确,因为那个年代的我也是那些热情洋溢地无处不宣传敏捷的热血文艺青年中的一员。就像天生的一样,我从未接触或真正实践过瀑布模型。瀑布开发对我来说一直是书里的概念,各种流程背得滚瓜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12 01:25:23
阅读次数:
166
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 增量模型 螺旋模型 喷泉模型 瀑布模型与快速原型模型的主要区别是获取用户需求的方法不同 瀑布模型是有反馈环的 当在后面阶段发现前面阶段的错误时 需要沿反馈线返回前面的阶段 修正前面阶段的产品之后再回来继续完成后面阶段的任务 快速原型模型是不带反馈环的 这正是这种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06 23:35:27
阅读次数:
171
首先,军事方面的软件系统一般来讲规模庞大,一个系统少则运用于一个部队,多则装备在全国所有部队中。如此大规模的软件系统,要想一次就将所有需求都明确地列好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因此,瀑布模型不适合。 其次,军事方面的软件系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大多与军队中配备的各种大型设备相连。基于此,快速原型模型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06 20:58:27
阅读次数:
245
瀑布模型:软件开发的严格按照线性方式进行,当前活动的工作结果,实施完成所需要的工作结果需要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作为下一项活动的输入,继续。否则返回。但是其缺乏灵活性,太过于理想化,客户难以明确需求,需求错误在后期就难以纠正。 快速原型模型:快速原型是利用原型辅助软件开发的一种思想。经过简单、快速的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06 19:04:17
阅读次数:
161
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在瀑布模型中,软件开发的各项活动严格按照线性方式进行,必须等前一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开始后一阶段的工作;前一阶段的输出文档就是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06 17:29:28
阅读次数: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