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OS的三种多线程技术 1.NSThread每个NSThread对象对应一个线程,量级较轻(真正的多线程)2.以下两点是苹果专门开发的“并发”技术,使得程序员可以不再去关心线程的具体使用问题ØNSOperation/NSOperationQueue面向对象的...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5-07-12 01:46:38
阅读次数:
176
iOS的三种多线程技术特点:
1.NSThread:
1> 优点:NSThread对象建立一个线程非常方便;
2> 缺点:要使用NSThread管理多个线程非常困难,不推荐使用;
3> 技巧:使用[NSThread currentThread]跟踪任务所在线程,适用于这三种技术.
2.NSOperation/NSOperationQueue:
1> 概念1:是使用GCD实现的一套Objective-C的API;
2> 概念2:是面向对象的多线程技术;
...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5-07-06 17:57:52
阅读次数:
237
关于多线程多线程技术 —— 通过并发提高程序的整体性能。进程 - 应用程序,负责开辟一块内存区域,供应用程序执行每一个进程都默认有一个“主线程”线程 - 要执行的任务流当有耗时操作时,可能需要在后台新建一个子线程,来单独处理这些耗时的操作,待操作完成之后,再更新UI界面。如果不放在其他线程执行,会“...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7-05 18:31:52
阅读次数:
122
1 引言 线程(thread)技术早在60年代就被提出,但真正应用多线程到操作系统中去,是在80年代中期,solaris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传统的Unix也支持线程的概念,但是在一个进程(process)中只允许有一个线程,这样多线程就意味着多进程。现在,多线程技术已经被许多操作系统所支持,包括Wi....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30 20:21:07
阅读次数:
146
专业题:1.线程的优好处与坏处,什么时候用线程最好,什么时候不用线程?何时使用多线程技术,何时避免用它,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要课题。多线程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使用时需要充分考虑它的优缺点。多线程处理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线程。由于多线程应用程序将程序划分成多个独立的任务,因此可以在以下方面显著提高性能:(1...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29 08:46:36
阅读次数:
204
Selector(选择器)是JavaNIO中能够检测一到多个NIO通道,并能够知晓通道是否为诸如读写事件做好准备的组件。这样,一个单独的线程可以管理多个channel,从而管理多个网络连接。 下面的例子是客户端从服务器端下载文件,客户端使用了多线程技术模拟同时下载。Selector可以同时处理...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6-26 00:20:30
阅读次数:
195
GCD是基于C语言的框架工作原理:让程序平行排队的特定任务,根据可用的处理资源,安排它们在任何可用的处理器上执行任务要执行的任务可以是一个函数或者一个block底层是通过线程实现的,不过程序员可以不必关注实现的细节GCD中的FIFO队列称为dispatch queue,可以保证先进来的任务先得到执行...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10 22:19:28
阅读次数:
135
NSThread:优点:NSThread 比其他两个轻量级,使用简单缺点:需要自己管理线程的生命周期、线程同步、加锁、睡眠以及唤醒等。线程同步对数据的加锁会有一定的系统开销开启后台执行任务的方法(void)performSelectorInBackground:(SEL)aSelector with...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10 22:15:45
阅读次数:
155
NSOperation的两个子类NSInvocationOperationNSBlockOperation工作原理:用NSOperation封装要执行的操作将创建好的NSOperation对象放NSOperationQueue中启动OperationQueue开始新的线程执行队列中的操作注意事项:使...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10 22:12:09
阅读次数:
120
首先声明一下,小汤我在实际开发中呢,实际上也是喜欢用GCD多一点,因为用起来感觉更方便。
但是,事实是什么呢?
苹果推荐使用的实际上是NSOperation,所以希望对此没有研究的各位不要再在博客中误导他人了啊。
再换句话来说,苹果开发使用的Objective-C语言就是面向对象的,她怎么可能推荐大家使用基于C语言的面向过程开发的东西呢? (这句话只是吐槽,请勿喷…)...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5-06-07 14:36:34
阅读次数: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