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概论 1.什么是神经网络? 2.用神经网络来监督学习 3.为什么神经网络会火起来? 1.什么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指的是训练神经网络。通俗的话,就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计算发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映射关系(神经网络模型),这个映射关系可以是单层(一个神经元),也可以是网络(多个神经元),此过程可称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2-15 16:35:20
阅读次数:
196
多元线性回归的计算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在现实问题研究中,因变量的变化往往受几个重要因素的影响,此时就需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变化,这就是多元回归亦称多重回归。当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时,所进行的回归分析就是多元线性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2-15 12:13:41
阅读次数:
160
1.什么是回归? 2.回归的类型有哪些? 3.线性回归的分析 4.总结 1.什么是回归? 回归分析是在一系列的已知或能通过获取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把回归方程作为算法模型,通过其来实现对新自变量得出因变量的关系。因此回归分析是实用的预测模型或分类模型。 凡事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2-14 18:19:57
阅读次数:
268
对于二分,设left,right为问题的两个极值,用min=left+(right-left)>>1或mid=(left+right)>>1,可以知道mid值,判断,然后进行更换。 显然,二分适用于单调函数,而对于一个二次函数就无效了。 这时,我们可以用三分搜索来做。 我们定义midl=(left+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2-12 11:26:48
阅读次数:
188
摘自 http://blog.csdn.net/milife2013/article/details/8660205 DB2字符串连接和oracle数据库相同,使用“||”进行DB2字符串连接,其使用方式和MSSQLServer中的加号“+”一样。比如执行下面的SQL语句: SELECT '工号为'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8-02-11 16:20:06
阅读次数:
142
函数定义函数代码块以def关键词开头,后接函数标识符名称和圆括号()。任何传入参数和自变量必须放在圆括号中间。圆括号之间可以用于定义参数。函数的第一行语句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文档字符串—用于存放函数说明。函数内容以冒号起始,并且缩进。return[表达式]结束函数,选择性地返回一个值给调用方。不带表达式的return相当于返回None。deffunctionname(parameters):"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2-08 20:14:36
阅读次数:
292
编程方法面向对象独门秘籍:类class面向过程独门秘籍:过程def函数式编程独门秘籍:函数def函数定义1、数学函数: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自变量的函数x的取值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x的变化会引起y的变动。2、函数式编程:函数是把逻辑结构化和过程化的一种编程方式。逻辑是指你写一个购物车作业,先画一个流程图,也就是在画逻辑。函数式编程就是:先定义一个数学函数,然后按照这个数学模型用编程语言去实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2-08 17:56:13
阅读次数:
208
mathematical method 曲线拟合 指数 $lnY = lna + bX$ 对数 $Y = blnX + a$ 幂函数 $lgY=lga+blgX$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回归分析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就是多元回归 最小化残差平方和 "SSE" 图论: Floyd 最大流 Ford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2-04 11:11:34
阅读次数:
184
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亦称为直线回归,即用直线表示的回归,与曲线回归相对。若因变量Y对自变量X1、X2…、Xm的回归方程是线性方程,即μy=β0 +β1X1 +β2X2 +…βmXm,其中β0是常数项,βi是自变量Xi的回归系数,M为任何自然数。这时就称Y对X1、X2、…、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2-03 22:00:32
阅读次数:
280
[BZOJ][1] [Luogu][2] PKUWC的Day2T3就叫随机游走 然后那道题我爆零了 皮这一下我很开心 sol 初步思路:求出每一条边期望会被走过多少次,然后排个序从大到小附上$1...m$的的权值。这样就能保证最小了。 然而一条边期望会被经过多少次?直接以这个作为高斯消元的自变量,方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2-01 22:02:30
阅读次数: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