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框架的容器部分终于调通了!容器实在太重要了,所有用了一个名词叫“核心容器”。 容器为什么那么重要呢?这个有必要好好说道说道。 1、首先我们说从框架名称面向接口编程说起,什么是面向接口编程?(这个度娘回答一下) 解读一下:类是个体的定义(建模), 个体的每一方面都可以是一个接口 说白点,其一接口可以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6-04-23 07:05:38
阅读次数:
220
1:原型模式的本质
原型模式的本质:克隆生成对象。
克隆是手段,目的还是生成新的对象实例。正是因为原型的目的是为了生成新的对象实例,原型模式通常是被归类为创建型的模式。
原型模式也可以用来解决“只知接口而不知实现的问题”,使用原型模式,可以出现一种独特的“接口造接口”的景象,这在面向接口编程中很有用。同样的功能也可以考虑使用工厂来实现。
另外,原型模式的重心还是在创建新的对象实例,至于创建...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4-22 19:03:53
阅读次数:
189
今天在做一个小型的实例,用了面向接口编程,采用了工厂来获取数据源和实例,在从配置文件读取实例时,报了个错误如下图: 于是一个一个的类去找错误,最后也没找到,以为工厂代码出错了,看了好几次也没看出来错误。 花了大概10分钟,他大爷的,配置文件出错了,错误的配置文件如图: 改正后的配置文件: 然后我想,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10 21:29:02
阅读次数:
271
在Spring 中大量使用的以下两种设计模式:工厂模式和单态模式。 工厂模式可将Java 对象的调用者从被调用者的实现逻辑中分离出来,调用者只需关心被调用者必须满足的规则(接口) ,而不必关心实例的具体实现过程。这是面向接口编程的优势,能提高程序的解耦,避免所有的类以硬编码方式耦合在一起。 如果所有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06 13:16:47
阅读次数:
200
面向对象的设计的重用性一直是他的一个重要特性,为了有效定义这一特性,又引申出面向对象设计的几个原则:高内聚、低耦合、功能单一、优先使用聚合、面向接口编程等。依赖这些原则和前人的经验,又发展出形形色色的模式,分析这些原则和模式可以发现,或许是因为硬件的快速升级,我们走的是一条牺牲软件效率以提高其重用性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6-03-31 12:53:25
阅读次数:
289
注:本文出处:http://www.cnblogs.com/jiaoyiping/ 转载请保留出处 JDBC定义了一套接口,数据库产品的提供商会实现这些接口来提供自己的数据库驱动程序,这是个很好的面向接口编程的实例,想要替换数据库的时候只需要替换驱动程序就可以了(这里暂不考虑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类型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6-03-30 01:26:10
阅读次数:
264
这一章节我们来讨论一下怎么解决上一章节扩展性差的问题。1.解决方案面向接口编程2.思路使用java的多态性,动态的设置导入导出的行为3.代码清单在Base里面使用导入导出的接口,然后增加一个通用的导出导入方法,下面的实现中,我们只需要设置不同的导入导出行为,即可通过导入导出方法来实现不同的导入导出结果。package com.raylee.designpattern.strategy.ch05;...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17 12:54:06
阅读次数:
175
1、右键 项目名称 —— MyEclipse —— Add Spring Capabilities 2、选取 Copy checked Library contents to project folder 3、建立IService 与 Service 【Spring 同样是面向接口编程,因此需要引入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3-13 17:21:56
阅读次数:
177
引言--面向接口所处的设计模式中的位置。 其实,我认为Java/C#比C++高级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它对面向接口编程的支持。不要误解,并不是说C++不支持面向接口编程,而是说C++的语法中没有这种天然的机制。 面向对象之于面向过程,面向接口之于面向实现。但基本上,面向接口和面向实现都基于面向对象的模式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2-20 01:49:45
阅读次数:
218
现在的java API的设计中,提倡面向接口的编程,即在API的设计中,参数的传递和返回建议使用接口,而不是具体的实现类,如一个方法的输入参数类型应该使用Map接口,而不是HashMap或Hashtable等具体的实现类。这样做的好处是,程序容易扩展。如果使用Map作为参数,用户可以使用任何实现Ma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1-28 21:01:32
阅读次数: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