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机下控制LED灯非常方便,只需要配置好GPIO引脚功能,然后向GPIO引脚映射的内存地址处写入数据即可,但linux下驱动就不那么简单了,需要结合字符设备驱动的架构,然后将功能实现添加进去,笔者参考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三版)中介绍的新的接口来实现驱动。友善之臂官网提供的源码是基于miscde...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11 13:21:38
阅读次数:
408
当CPU访问某个地址,会首先将访问请求发给L1D内存控制器,如果在L1D cache或L1D SRAM(CPU直接访问L1D内存)中命中,则L1D内存控制器就向CPU直接返回访问内存,如果没有命中则需要L2内存控制器请求…
这样当CPU访问的地址是空地址(NULL)或者是DSP中reserved(DSP没有开放使用的内存地址)的地址,在L1D内存控制器中就会检测到CPU非法地址访问,就会通过L1...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8 15:26:04
阅读次数:
166
oc是一门全动态语言,oc的一切都是基于runtime实现的。
为了能正确理解runtime,我们首先来由其他的语言引出动态的oc。
1.传统的面相过程的语言开发,例如c语言,编译器做到的是:把一份代码里的函数名称,转化为一个相对的内存地址,把调用这个函数的语句转换成一个jmp跳转指令,在...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7 03:48:20
阅读次数:
1000
4-1.Python对象。与所有Python对象有关的三个属性是什么?请简单的描述一下。答:与所有Python对象有关的三个属性是身份、类型、值。身份:每一个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身份标识自己,任何对象的身份可以使用内建函数id()来得到。这个值可以被认为是该对象的内存地址。类型:对象的类型决定了该对象...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07 03:42:19
阅读次数:
248
好吧,标题就以最通俗的语句命名,估计百度收录的时候,大家查找的时候会更加的方便。
iOS新手,这个问题着实调试了好长时间!
由于上手就开始做大的项目,也没时间从基础做起,相信大多数小公司的开发者都是这种模式。因此很多问题都产生自很基础的错误。
项目使用mvc结构,在异步读取完数据后,NSArray中model的数据就丢失了,专业点就是内存释放了,只剩下内存地址了。
可能大家的情况和我不同,...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6-04 22:04:43
阅读次数:
285
打印一个对象:NSLog(@"%@", stu);
默认情况下打印的时对象的名字和内存地址;这时需要重写description方法// 重写description方法- (NSString
*)description{ return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2 00:35:15
阅读次数:
274
http://blog.csdn.net/allenlinrui/article/details/5964046可以使用examine命令(简写是x)来查看内存地址中的值。x命令的语法如下所示:x/
n、f、u是可选的参数。n是一个正整数,表示需要显示的内存单元的个数,也就是说从当前地址向后显示几个...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05-31 21:40:44
阅读次数:
255
# java 复习001> 比较随意的记录下我的java复习笔记## ArrayList
内存扩展方法1. 分配一片更大的内存空间,复制原有的数据到新的内存中,让引用指向新的内存地址2. ArrayList在内存不够时默认是扩展为1.5倍 +
1个## ArrayList,LinkedList,Ve...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30 03:00:39
阅读次数:
350
1.
进程地址空间Linux中,进程并不是直接操作物理内存地址,而是每个进程关联一个虚拟地址空间内存页是memory management unit (MMU)
可以管理的最小地址单元机器的体系结构决定了内存页大小,32位系统通常是 4KB, 64位系统通常是 8KB内存页分为 valid or i...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5-30 00:53:45
阅读次数:
551
首先堆栈和堆(托管堆)都在进程的虚拟内存中。(在32位处理器上每个进程的虚拟内存为4GB)堆栈stack1、堆栈中存储值类型2、堆栈实际上是向下填充,即由高内存地址指向低内存地址填充3、堆栈的工作方式是先分配内存的变量后释放(先进后出原则)4、堆栈中的变量是从下向上释放,这样就保证了堆栈中先进后出的...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05-30 00:28:12
阅读次数: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