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9.5.1 PM们的故事9.5.2 我是做PM 的料么? 在校学生如何为成为PM做准备你是否觉得你的长处不在于写代码和debug,而是协调、沟通,让一个团队或组织有效运转起来?你是否喜欢表达,善于和各种专业背景的人沟通?你是否经常思考如何改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问题?你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么:新浪微...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4 14:33:08
阅读次数:
236
一._tcstok函数在MFC中,一个CString str=“ab ac dd PM”,怎么把他分开成ab和ac和dd和PM这四个字符串,类似string的split的功能?_tcstok声明头文件:char* _tcstok( char* strToken, const char* strDel...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10-14 00:37:18
阅读次数:
241
9.5.1故事:从PM的无意中观察所得到打印预览功能的实现,证明了一个好的PM不止要自己去开发出来一些功能,更重要的是看到一个功能的潜在的价值,从而来把它进行推广。功能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邹欣老师引用的这句话正是恰到好处,生动的解释了这个例子。从乔布斯说服聪明的同事的故事中可以得出一个道理,一个出色...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4 00:17:17
阅读次数:
170
源码位置:frameworks/base/core/java/android/content/pm/PackageParser.java源文件路径:android\frameworks\base\services\java\com\android\server\PackageManagerServi...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10-13 17:26:49
阅读次数:
207
以下以公共信息平台作为大型系统的典型代表。 在进行设计原则的讨论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个事实: 在一个软件项目团队中,在讨论项目设计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这些设计理念一般都跟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系。跟用户密切接触的人员,比如:产品经理,售前经理等,在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更考虑整个系统如何设计...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1 19:19:56
阅读次数:
210
这一节主要总结一下苏杰在书中的第2.4节和2.5节的内容。
需求PK在一个互联网公司里面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PK赢了,那么你的产品就可以立项上马,如果输了,那么别人的产品上了。你呆一边去。
产品需求刷选主要包含:需求打包,BRD制作,产品会议,如果通过则进行立项。
1 准备出发:把需求打个包
我们 产品要实现,在公司内部是要作为一个项目来实现它的。而项目追求的是多快好省的完成任务...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1 00:48:14
阅读次数:
278
因为各种原因,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把我做的东西给否定了,所以决定分享出去。主要功能:1 、带中文索引的ListView2、自己定义顶部搜索视图,能够对返回button,搜索button加入事件监听,带动画的咧!~3、底部自己定义视图,能够对Listview的adapter加入监听,而且回调选中的数目,...
分类:
微信 时间:
2014-10-10 17:50:34
阅读次数:
349
技术开发团队岗位职责需求分析师职责:用户调查业务分析系统分析变更管理需求验证产品经理职责:用户和市场分析产品规划产品需求管理产品设计推动产品研发进程产品发布管理产品宣传与推广交互设计师职责:用户研究交互设计界面设计视觉视觉界面易用性评估视觉视觉师职责:产品形象分析视觉风格定位用户视觉心理分析视觉草稿...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0 14:29:44
阅读次数:
302
现在,本人已离开这个呆了8年的软件行业了。回想自己从半路出家,从实施开始做起,最终在一家外企做项目经理PM结束了自己的软件职业生涯。从一张白纸的自学开始,做过项目实施,客户培训,拿过需求,开发,架构设计,技术leader,项目经理PM。一路走来,欢喜忧愁。 觉得自己有必要写出来是因为,一方面算是给....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10 13:49:54
阅读次数:
268
满意度的二维模式
满意度是用户对产品感知的效果与期望值相比较后,用户形成的开心或失望的感觉。在日常满意度应用中,我们都认为满意度是一维的,即某个产品(页面),提供更多功能、服务时用户就会感到满意,相反,当功能、服务不充足时,用户会感到不满。因此我们可能会不断在产品(页面)中添加新功能,通过这种方式提升用户的满意度。但是事实上会发现,并不是所有新增或优化的功能,都能提升用户的满意度,甚至有一些...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09 02:44:37
阅读次数: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