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公理化的缺陷 虽然我浓墨重彩阐述了“置换”公理化作为软件设计中的种种优势,然而对于公理化过程来说,其本身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方法不是唯一的,公理化方法是处理方法之一,但是不是唯一。对于经验性的处理方式,公理化是无法覆盖的。其与经验总结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前人总结的模式,不能因为采用公理化方法而抹杀掉。软件设计要健康成长,需要两种方法兼容并蓄,而且很多时候又是相互缠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6-27 10:20:28
阅读次数:
179
置换公理化的怀疑 我常常反问自己,为什么认为“置换”作为基本的元素进行研究呢?其实这么多年都是谈到的{抽象;具体}这一对方式来表达软件设计的,为什么还要“标新立异”用“置换”,这一个更加底层的映射关系来进行描述呢?我想主要是基于下面的几个方面的原因:ü 抽象和具体的方式目前还无法具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在百科中是这样描述抽象的: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6-27 10:18:11
阅读次数:
128
用户界面套包DevExpress v18.1日前终于正式发布,本站将以连载的形式为大家介绍各版本新增内容。本文将介绍了DevExpress WinForms v18.1 的新功能,快来下载试用新版本! 性能增强 新版本将继续改进Pivot Grid的内存数据处理。 以下功能现在由Optimized ...
置换的特征现在我们分析,使用“置换”这样的操作对于软件设计有什么样的好处?为什么采用这样的置换手法,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呢?面向对象的置换特征上面的方式中,我们将继承表示一种置换过程,抽象表示一种与继承相反的置换过程,这两个过程虽然都可以在逻辑上划归为置换,但是对于一个类来说,其实包含对一个实体进行不同的划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将某些属性和能够完成的操作聚集在一起,这个是表示对整个世界的一种划分方式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6-26 12:26:29
阅读次数:
146
置换的规范和度量 所以这里可以看出置换具有统一的“可替换”属性,在第二章描述的多重继承体、包含体、包容体、以及函数对象等多个结构中其置换都具有可互联的特征,比如多重继承就是将继承置换可以通过一条链进行下去,而包含体和包容体结构则是通过继承和组合两种置换轮流进行置换,而函数对象则通过函数和类重载两种置换方式形成,所以,可以看出这些置换都是互联并且是相容的,这就表示这些置换在逻辑意义上是统一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6-26 12:24:22
阅读次数:
180
依赖和影响对于抽象和继承来说,其父类和子类的相互依赖是不对称的,父类可以不依赖于或较弱依赖于子类,也就是说,其子类发生变化,对于父类来说,几乎没有影响,但是父类的变化对于子类来说,其影响就很大。我们通过图形来表达之后,我们将能够进行置换特性的两个实体之间进行连接,而这种连接称其就在路径具有“可达”,这种可达性其实就是一种具有连通的数学性质,其经过的连通数也多表示其连通密度越大,其关键通道的重要性就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6-26 12:23:39
阅读次数:
137
可置换性可置换继续向上融入了分层、虚拟化、微内核等架构设计中,所以正确性、稳定性和可测试性等等特性以外还需要新增一个新的非功能属性,这就是可置换性,可置换性是一个比较隐式的特性,其外在表现不太为人所知,虽然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已经使用了可置换性的非功能属性来描述和审查设计,例如:我们的设计模型是否能够有效替换现实中的系统呢?在设计中我们经常这样地询问,但是可置换性却一直没有作为一项独立的非功能属性,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6-26 12:19:20
阅读次数:
162
“置换”就是泛指的一种变换,其变换后的结果是:在逻辑意义上,通过对变换前的引用和变换后的引用在逻辑概念上等效。这样的变换结果就是一种置换,简单的说就是使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其在此的占位符在逻辑概念上是无关紧要的。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6-26 12:17:58
阅读次数:
157
通过数学来研究软件设计是一条崭新的道路,在这个道路上,我就先行一步,汇集成了此书,虽然里面谬论百出,但是这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给软件设计注入新的腾飞的翅膀!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6-25 13:07:15
阅读次数:
113
苟且让我从我非擅长的“公理化”开始进行分拆,抛弃一切具体含义,从公理化的道路去看看,去尝试尝试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6-25 12:58:23
阅读次数: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