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操作系统可以使用三种方法来表示系统的当前时间与日期:①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直接用一个64位的计数器来对时钟滴答进行计数。②第二种方法就是用一个32位计数器来对秒进行计数,同时还用一个32位的辅助计数器对时钟滴答计数,之子累积到一秒为止。因为232超过136年,因此这种方法直至22世纪都可以让系...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8-29 14:37:37
阅读次数:
250
M:存储器A:累加器R:寄存器SEGR:段寄存器IMM:立即数X:标志位状态依运算或操作结果而定U:相应标志位未定义-:不影响数据传送指令 时钟数 访问次数 字节数 对标志位影响 指令意义 MOV M,A 10(14)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9 00:04:56
阅读次数:
236
STM32中一共有11个定时器,其中2个高级控制定时器,4个普通定时器和2个基本定时器,以及2个看门狗定时器和1个系统嘀嗒定时器。TIM1和TIM8是能够产生3对PWM互补输出的高级定时器,常用于三相电机的驱动,时钟由APB2的输出产生;TIM2-TIM5是普通定时器,TIM6和TIM7是基本定时器...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7 18:27:48
阅读次数:
254
PcpCPU参数详解
1.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
Intel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tel...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7 11:00:27
阅读次数:
258
因为OpenMIPS设计乘累加、乘累减、除法指令在流水线执行阶段占用多个时钟周期,因此需要暂停流水线,以等待这些多周期指令执行完毕,一种直观的实现方法是:要暂停流水线,只需保持取指令地址PC的值不变,同时保持流水线各个阶段的寄存器(也就是IF/ID、ID/EX、EX/MEM、MEM/WB模块的输出)不变。
OpenMIPS采用的是一种改进的方法:假如位于流水线第n阶段的指令需要多个时钟周期,进而请求流水线暂停,那么需保持取指令地址PC的值不变,同时保持流水线第n阶段、第n阶段之前的各个阶段的寄存器不变,而第...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7 00:26:36
阅读次数:
333
linux串口驱动分析硬件资源及描写叙述 s3c2440A 通用异步接收器和发送器(UART)提供了三个独立的异步串行 I/O(SIO)port,每一个port都能够在中断模式或 DMA 模式下操作。UART 使用系统时钟能够支持最高 115.2Kbps 的波特率。每一个 UART 通道对于接收.....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8-26 19:05:06
阅读次数:
345
软件时钟
#include "global.h"
//时基函数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
uint16_t DelayTime;
uint16_t TimeBackup;
uint16_t Init;
}TIMER_T;
static volatile uint16_t u16Day; //日
static volatile uint16_t u1...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6 13:48:16
阅读次数:
164
// 秉着 授人之鱼 不如授人之渔的态度。 本人决定 在以后的日子里,着重讲思想。
/*通过写iic ,得出以后调协议类 程序的方法。
1: 如果该协议不能够工作 ,首先需要一台示波器,将其两个通道分别挂在 时钟线和数据线上。注意:在挂示波器的同时
也要讲你的从机挂载上,便于从机的应答信号和数据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 。(如果io口输出不接任何设备,只接了示波器,则从示波器中只能...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6 13:40:46
阅读次数:
1473
编程实现RTC还提供的2种时钟中断功能:报警中断和时间节拍中断。...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5 22:56:05
阅读次数:
273
这两个组件比较交单,大家看下会使用就行了
XML文件配置
<Relative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xmlns:tools="http://schemas.android.com/tools"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8-25 22:54:15
阅读次数: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