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段 AutoField(Field) - int自增列,必须填入参数 primary_key=True BigAutoField(AutoField) - bigint自增列,必须填入参数 primary_key=True 注:当model中如果没有自增列,则自动会创建一个列名为id的列 fr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3-14 16:43:37
阅读次数:
55
用两个button(添加,编辑)按钮展示同一个模态框,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问题在于解决这两个模态框得有自己的确定和取消方法 方式1:父页面完全接管子页面,因为之前用过ant-design-zorro,比较喜欢这种方法,子页面的方法都写在父页面中 父页面代码: <template> <div> <a-b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3-14 14:38:38
阅读次数:
626
如果合理的设计且使用索引的MySQL是一辆兰博基尼的话,那么没有设计和使用索引的MySQL就是一个人力三轮车。 索引分类 1.PRIMARY KEY 主键索引:一个表只能有一个主键,不允许有空值。 2.UNIQUE INDEX 唯一索引:索引列的值必须唯一,但允许有空值。 3.INDEX 普通索引: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3-14 01:03:20
阅读次数:
84
1、创建表2、追加字段-删除字段3、随机数4、时间转字符串5、查询年、月、日6、Case、When、Then7、获取新增Sql的Id8、增加序号9、Try-Catch10、与时间相关的Sql查询11、查询sql执行时间和CPU占用时间和I/O操作情况12、替换13、删除表、清空表、复制表14、清理日志15、锁表查询、解锁16、Sql语句性能Top1017、查询表信息18、查询表说明19、查询表字段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3-13 17:10:14
阅读次数:
68
当前GaussDBT支持一主多备部署和一主多备多级联备部署。其中备机和级联备机的个数之和最多支持9个。本文为一主一备环境。GaussDBT中的Primary角色是主备关系中的主节点,即业务的直接处理节点。它负责与备机通信,向备机同步日志。Standby角色是主备关系中的备节点,为只读状态。它主要用于接收主机日志,对主机业务日志进行回放,在主机出现异常或者异常退出的情况下可切换成主机保证业务正常进行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3-13 12:46:39
阅读次数:
80
在mysql中创建存储过程procedure并且用call语句来调用是基本功 CREATE table title( titleID int(11) PRIMARY KEY , title VARCHAR(100), subtitle varchar(100), edition TINYINT(4)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3-11 19:35:42
阅读次数:
62
parted /dev/vdb mklabel gptparted /dev/vdb mkpart primary 1 100%mkfs.ext4 /dev/vdb1mount /dev/vdb1 /opt/vim /etc/fstab/dev/vdb1 /opt/ ext4 defaults 0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3-11 15:44:50
阅读次数:
55
AutoField: 一个自动增加的整数类型字段。通常你不需要自己编写它,Django会自动帮你添加字段:id = models.AutoField(primary_key=True),这是一个自增字段, 从1开始计数。如果你非要自己设置主键,那么请务必将字段设置为primary_key=True。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3-11 01:31:50
阅读次数:
74
1.PRIMARY KEY(主键索引) mysql>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PRIMARY KEY ( `column` ) 2.UNIQUE(唯一索引) mysql>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UNIQUE (`column` ) 3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3-10 15:52:52
阅读次数:
71
首先对SQL 语句简单的总结1.SQL的动词: 2.数据定义: (1)定义模式格式如下:CREAT SCHEMA <模式名> AUTHORIZATION <用户名>[<表定义子句>|<视图定义子句>|<授权定义子句>] (2)删除模式格式如下:DROP SCHEMA <模式名> <CASCADE|R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3-09 22:42:42
阅读次数: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