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者模式:为某个对象组合添加新功能,而又不改变组合的内部结构 Visitor抽象访问者角色,为该对象结构中具体元素角色声明一个访问操作接口 ConcreteVisitor具体访问者角色,实现Visitor声明的接口 Element定义一个接受访问操作(accept()),它以一个访问者(Visit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11-10 02:39:08
阅读次数:
177
原型模式:通过复制一个已经存在的实例来返回新的实例,而不是新建实例.被复制的实例就是我们所称的原型,这个原型是可定制的(clone) 特点: 向用户隐藏了创建新实例的复杂性 让用户可以产生未知类型的对象,即只需知道对象实现了哪些接口,而无需知道具体是哪种实现 在某些情况下,复制对象比创建对象更高效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11-09 10:56:01
阅读次数:
171
备忘录模式: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可以将该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 Java中可以使用序列化机制保存状态 发起人:记录当前时刻的内部状态,负责定义哪些属于备份范围的状态,负责创建和恢复备忘录数据。 备忘录:负责存储发起人对象的内部状态,在需要的时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11-08 01:56:46
阅读次数:
195
中介者模式:集中管理相关对象之间的复杂沟通和控制 >>>> 特点: 关系复杂的对象之间解耦了(对象之间必须相互认识 -> 对象只认识中介者) 中介者包含了整个系统的控制逻辑,控制逻辑集中可以简化维护 每个对象在自己状态改变时告诉中介者,每个对象对中介者发出的请求给予回应 中介者常常被用来协调GUI组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11-07 01:30:25
阅读次数:
214
解释器模式:给定一种语言,定义他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该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语言中句子 特点: 每一种语法设置为一个类,便于实现 便于扩展语言的语法 用与处理重复发生的交叉问题或解析一种语言 缺点: 解释器模式会引起类膨胀 效率不高 解释器模式采用递归调用方法 举例: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11-06 02:11:29
阅读次数:
136
蝇量模式:让某个类的一个实例能够用来提供多个“虚拟”实例,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特点: 减少运行时对象实例的个数 将许多“虚拟”对象的状态一同管理 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区分对象的共享变量(内部状态)和不可共享变量(外部状态,将此类变量从类从剔除,由外部传入) 用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11-05 02:40:16
阅读次数:
184
责任链模式:使一个以上的对象都有机会能够处理某个请求 特点: 链中的每个对象包含它下一个对象的引用和对事件的处理方法。请求在这个链上传递,直到链上的某一个对象决定处理此请求 发出这个请求的客户端并不知道链上的哪一个对象最终处理这个请求,将请求的发送者与接收者解耦 可以动态的改变处理对象成员的顺序,可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11-04 02:06:09
阅读次数:
156
其实也就是一些java代码的简写方式 最终也会转化成java代码 知道这个思想 以后多查就会了 <%@ page import="com.headFirst.Student,java.util.Date" %><%@ page language="java" contentType="text/ht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11-04 01:17:31
阅读次数:
230
生成器模式: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builder:为创建一个产品对象的各个部件指定抽象接口 ConcreteBuilder:实现Builder的接口以构造和装配该产品的各个部件,定义并明确它所创建的表示,并提供一个产品的引用 Director:构造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11-03 02:25:53
阅读次数:
117
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 优点: 将抽象与实现解耦,可以独立拓展而不影响对方 处理多维度变化的场景,将各个维度设计成独立的继承结构。使各个维度可以独立的扩展在抽象层建立联系。 使用“对象间的组合关系”解耦了抽象和实现之间固有的绑定关系,使得抽象和实现可以沿着各自的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11-02 01:15:59
阅读次数: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