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泛型并不是C#语言一开始就带有的特性,而是在FCL2.0之后实现的新功能。基于泛型,我们得以将类型参数化,以便更大范围地进行代码复用。同时,它减少了泛型类及泛型方法中的转型,确保了类型安全。委托本身是一种引用类型,它保存的也是托管堆中对象的引用,只不过这个引用比较特殊,它是对方法的引用。事件....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16 03:44:56
阅读次数:
376
时间序列分析建模最大的优点在于不必深究信号序列的产生背景,序列本身所具有的时序性和自相关性已经为建模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只需要有限的样本序列,就可以建立起相当高精度的预测模型,但其存在低阶模型预测精度低、高阶模型参数估计难度大的不足。缺点:为了捕获整个事件,需要对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观察,这样增加数据维...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16 00:42:15
阅读次数:
322
PV操作与信号量的处理相关,P表示通过的意思,V表示释放的意思。信号量是最早出现的用来解决进程同步与互斥问题的机制,包括一个称为信号量的变量及对它进行的两个原语操作。
信号量(semaphore)的数据结构为一个值和一个指针,指针指向等待该信号量的下一个进程。信号量的值与相应资源的使用情况有关...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16 00:07:15
阅读次数:
344
2014-05-15 22:02 by Jeff Li
前言
系列文章:[传送门]
马上快要期末考试了,为了学点什么。就准备这系列的博客,记录复习的成果。
正文-计数
概率
概率论研究随机事件。它源于赌徒的研究。即使是今天,概率论也常用于赌博。随机事件的结果是否只凭运气呢?高明的赌徒发现了赌博中的规律。尽管我无法预知事件的具体结果,...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15 23:54:25
阅读次数:
482
Trello这个标签工具刚接触感觉跟印象笔记差不多,功能不少可以面对开发者,个人,家庭记录事件,安排事情,计划工作。
Epic公司公开了UnrealEngine4引擎的开发计划,各个模块,各种功能而且还可以让开发者和关注者建议,评论开发计划,搞得跟要开源一样哈哈。
下面附张图:附地址:https:/...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15 21:58:49
阅读次数:
306
第一、iOS主线程专门用来更新显示UI界面、处理用户触摸事件的,所以不能阻塞主线程,否则带来极坏的用户体验。
一般的解决方案就是将那些耗时的操作放到另外一个线程中去执行。
NSThread *red=[NSThread currentThread]; //获取当前线程
NSThread *mainThread=[NSThread mainThread]; //获取主线程...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15 20:34:41
阅读次数:
305
上一篇继续对任老师的《可下拉的PinnedHeaderExpandableListView的实现》进行了分析,这一篇计划中间插一段“知识点”,对Android中的事件分发机制进行解析。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打开大牛写的Android项目,里面很多组件都是自定义的(这就是为什么界面和体验这么吸引你的原因),但是要灵活的去自定义组件就必须对手势(也就是各种监听)必须熟悉,能处理好事件之间的关系。先看一...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5-15 20:17:14
阅读次数:
332
上一篇《》中补充了关于Android中事件分发的过程知识,这一篇我们接着来分析任老师的《可下拉的PinnedHeaderExpandableListView的实现》。一、StickyLayout中的OnGiveUpTouchEventListener接口的作用是什么? public interface OnGiveUpTouchEventListener {
public b...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5-15 19:58:36
阅读次数:
396
1.进程进程作为申请系统资源的基本单位,进程必须有一个对应的物理实体。进程的优点:1)顺序程序的特点:具有封闭性和可再现性;2)程序的并发执行和资源共享。多道程序设计出现后,实现了程序的并发执行和资源共享,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系统的资源利用率。进程的缺点:操作系统调度切换多个线程要比切换调度进程在速度...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15 17:16:43
阅读次数:
266
看见个不错的问答,关于JavaScript的 onclick 事件是如何调用jquery
方法的,特此标注,链接如下:http://segmentfault.com/q/1010000000333507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15 17:03:11
阅读次数: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