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浪潮之巅感触

时间:2016-05-27 02:01:17      阅读:18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刚刚看了一本书,叫做浪潮之巅。说实话,书中蓝色巨人IBM,黯淡的巨星惠普,奔腾的芯英特尔等等,一个个巨无霸,他们的起步,发展,崛起,甚至最后的落魄,无一不深深的吸引着我,我想这就是科技的魅力吧。

     刚刚打开图片,看见书名叫“浪潮之巅”,我就猜想这本书是不是要讲屹立在巅峰的人或事,打开书我就知道我猜对啦!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其中的典型,AT&T 公司、IBM 公司、苹果公司 (Apple)、英特尔 (Intel) 公司、微软 (Microsoft) 公司、思科公司 (Cisco) 公司、雅虎 (Yahoo) 公司和谷歌 (Google) 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者正在衰落,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它们都曾经是全球性的帝国,统治着自己所在的产业。

     江山辈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句话对那些科技公司一样成立。没有哪个公司能一直屹立在顶端,每次科技变革,都会造就一批公司,也会让一批公司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由于科学技术是最革命,发展最快的生产力。一个科技公司要想在几次技术革命大潮中都能够立于浪潮之巅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企业能否不断成功的转型是关键。由于企业基因的影响,大部分企业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就有了新公司的兴起和老牌企业的衰退。有句话说的好,成功的的原因各不相同,失败的的原因却大都一样。AT&T(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公司不就是由于投资者的贪婪和公司上下没有远见,而造成它的衰落;惠普由于没有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最后不也是半死不活,由原来的科技公司变成了商业公司,再也无法和其它公司针锋相对;摩托罗拉的人觉得公司是自己的,并为它的长远利益考虑,于是董事会的短视和贪婪断送了它;虽然在这百年中许多公司衰落了,但依旧有极少数公司在这百年中存活了下来,其中的英特尔,3M,GE,IBM,apple,微软就是其中的典型。太阳公司和微软的系统之争,我想如果太阳公司聪明一点的话,可能我们现在用的就不是微软的windows了,可惜历史不能重来,这个想法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 Novell 公司曾经和太阳公司一样,一度有希望在操作系统方面和微软抗衡,但是终因时运不济,败在了微软手下。网景公司和微软网络浏览器(Web Browser)之争更是不得不提的话题,我的看法是,网景公司被微软的捆绑策略加上免费提供给用户的办法打败啦,Real Networks其实也是这样,所以才有IE和media player的崛起。捆绑策略在我看上去就是流氓打法,不过商场同战场,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微软毕竟有windows的操作系统作为后盾,这样做也无可厚非。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和微软合作的公司没有一个好结果,像IBM,apple都败在它的手上;和微软竞争的也是一样,像太阳公司和 Novell 公司。不得不说,微软真的很强大,比尔盖茨真是一个天才。和微软竞争,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就是竞争,像苹果那样;另一条就是避开微软闷头挣自己的小钱,比如应用软件开发商 Adobe、Intuit 和赛门铁克等。看了这本书,我是真心实意佩服比尔盖茨。

    提到这些公司,那我们就不得不提硅谷以及斯坦福大学。有关斯坦福大学的建立又和多种说法,其实最准确的应该是老里兰德•斯坦福夫妇把他们唯一的孩子小里兰德•斯坦福(Leland Stanford Jr.)送到欧洲旅行,孩子在欧洲不幸去世。斯坦福夫妇很伤心,后来决定用自己全部的财富(大约几千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十亿美元。)为全加州的孩子(Children of California,而不是传说中的全美国的孩子或者全世界的孩子)建立一所大学,纪念他们自己的孩子。这所大学被命名为小里兰德.斯坦福大学(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简称斯坦福大学。以前我们听到的有两个乡巴佬夫妇,找到哈佛大学,提出为哈佛捐一栋大楼,哈佛大学的校长很傲慢拒绝啦,夫妇就自己建立了斯坦发大学的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__^*) 嘻嘻……,有纠正了一个错误。看了美国的教育,国内的事拍马都及不上呀。硅谷的形成还要依赖于斯坦福大学,二战后,斯坦福大学遇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学校没有办法,只好在不违背斯坦福夫妇的遗嘱的情况下出租了学校的土地(斯坦福夫妇留下的八千英亩(三十二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澳门大小的土地,而大学的中心校园占地不到其十分之一),1953 年,第一批公司,包括大名鼎鼎的柯达公司、通用电气、夏克利晶体管公司(后来诞生出集成电路的先驱仙童公司)、洛克希德公司(美国最大的军火商)和惠普公司进驻了斯坦福科技园。 对斯坦福而言 ,这件事的影响非常深远,它不仅解决了斯坦福的财政问题,并且成为斯坦福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契机。对外界而言,它促成了硅谷的形成。我们先在也有很多地方的科技园叫做硅谷,但是由于没有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的氛围,始终没有创造出世界型的大公司,这不得不说是国内的教育体系出了很大的问题。     

其实这本书上的还有好多内容还是看的很模糊。像那几个定理, 摩尔定理(Moore’s Law),安迪-比尔定理 (Andy and Bill’s Law),反摩尔定理 (Reverse Moore’s Law)。

     我想应该是我的知识水平不够。。。。看来要加紧学习呀!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学到很多,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井喷的时期,如果不抓紧时间多学习知识,那只会被这个社会抛弃。特别是斯坦福大学那种技术加学习的办法我是非常欣赏的,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参与科技研发,这等于在学校里面工作,我们读大学不就是为了能够出去找到好的工作吗?但是我们现在在学校都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和社会已经脱轨,整天在学校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实践能力不行,这样怎么能够提高自己,出去怎么能找到好的工作(哎呀,发发牢骚,对现实的不满)。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个问题我们先不讨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往往一个机会就能成就你一生,像书中的大公司不都是这样嘛。但是抓住机遇的基础是我们应该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作为后盾。所以大学四年不要荒废,能多学点就多学点,不要整天无所事事,整天就是上网打游戏,有空多去去图书馆,在那里也许你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

     怎么说呢昨天已经过去,过去不等于将来。大学四年,且行且奋斗吧!

浪潮之巅感触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rzf2371731/p/5533242.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