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大道至简》第二章读后感

时间:2016-09-27 11:35:53      阅读:10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作者认为愚公日复一日移山的方法是勤快,而将李冰“积薪以烧之”的方法说为是懒,而且作者认为李冰虽然是闲人,但花时间去学习,寻找或观察,从而发现“烧”的方法可以加快工程进度的行为很是赞赏。将愚公和李冰的行为与我们编程相联系,我想作者是想告诉我们,当接受一个大项目时,我们不应急于着手,而是应该思考清楚,做好规划,不能盲目地去敲代码,就像作者说的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找到新的方法,才能尽快解决问题。

    懒人造就了方法,在一个一百行代码的文件里查找一个函数,是懒人绝对不愿做的事,所以他们创造出了单元文件,把大模块分成了小模块,这是懒人的方法,这无疑提高了工作效率,创新了编程方法。对此,我们也应该学会将大的项目分成小的单元来完成,与团队合作,才能事半功倍。

  “为什么学了一年编程,却还是不知道怎么写程序?”这不仅是书中学员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困惑,作者以书桌上的书分类,规整的整整齐齐来举例,提醒我们对于所学知识应分类一下,规整一下,把知识理解透彻,不能得过且过,明白各种知识都可以用来做什么,整整齐齐的放在脑子里。

    对于这本书的第二章,我想最主要的还是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讨论吧。对于这两个概念,我不得不说是完全不懂作者的解释,只好上网去查资料,我想最通俗的解释应该是面向过程是一件事该怎么做,面向对象是让谁来做,然后那个谁就是对象,他要怎么做是他自己的事,反正最后一群对象合力把事情做好就行了。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为面向对象关注于从宏观上把握事情之间的关系,但具体如何去实现某个细节时,仍然采用面向过程的思维方式。

    作者对程序的理解是“程序=数据+算法+方法”。实际上面向过程开发也是有相关方法的,而在面向过程时代,只需要有“单元”和“模块”的概念,一样可以做出任意大型程序。在那个时代,方法并不显著,但面向对象的出现使得方法成了做程序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因为“过程”和“单元”,“工程”出现了。这就好比我们在写程序的时候,肯花时间去思考,找出最佳的算法,这个程序就变得简单了。另外,尝试着把学过的知识分一下类,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理解程序的各种实现方法,有助于我们的学习。

《大道至简》第二章读后感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chenlin74632200/p/5912122.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