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4.三元运算/集合类型/字符串操作

时间:2017-09-03 11:18:48      阅读:15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lin   括号   join   存储   格式化输出   remove   sci   大写   条件语句   

三元运算:

可以将条件语句看成简化结构:
结果标识 = a / b
‘/‘是针对a的一个判断比较,成立则输出a,使结果标识赋值为a
b也需要是一个值,当‘/‘这个判断不成立的时候,输出。
但是b也同时可以是另外一个嵌套的三元运算,因为三元运算的结果一定是一个值

>>> a = 3
>>> b = 5
>>> c = a if a<b else b
>>> c
3
>>> a = 7
>>> c  = a if a<b else b
>>> c
5

进制:

  • 八进制--------->三个二进制位一组进行运算
    oct()
  • 十六进制---------->四个二进制位一组进行运算
    hex()

元组

元组(tuple)===>只读列表
使用的符号是‘()’
特点是不可更改,在代码规范中,即表示:元组中存储的数据是不应该被修改的
但是实际上可以再次赋值更改成list,用于修改tuple
list = list(tuple元组)
tuple = tuple(list元组)

python中的帮助文档方法:dir(xxx)
把括号内的数据类型的可用方法打印出来

集合

语法:{}

和字典的差别就是,字典是有value值的,set没有

集合是可变类型。但是集合内的元素一定是不可变的数据类型

主要作用:

  1. 关系测试
>>> s = set(‘abeevijlsijgle‘)
>>> s
{‘a‘, ‘e‘, ‘g‘, ‘v‘, ‘i‘, ‘b‘, ‘l‘, ‘s‘, ‘j‘}
>>> t = frozenset(‘pythonman‘)
>>> t
frozenset({‘p‘, ‘y‘, ‘o‘, ‘a‘, ‘t‘, ‘h‘, ‘n‘, ‘m‘})
  1. 去重
‘‘‘最简单的去重方式‘‘‘
lis = [1,2,3,4,1,2,3,4]
print list(set(lis))    #[1, 2, 3, 4]

集合的操作符

  • in
  • not in
  • ==
  • !=
  • </<= 是严格子集/是自己
  • >/>= 是严格超集/是超集
  • & 交集
  • | 合集

还有反向差集(对称差分):^
只要两个集合之间互不存在的全部打印
查补或相对补集:-
以上两种运算我都不太知道意义是什么,所以就不放出来了
留一个参考链接:
http://www.cnblogs.com/BeginMan/p/3160565.html

集合的使用方法

set.intersection(set_oth) 交集
set.difference(set_oth) 差集
set.union(set_oth) 并集

集合的增删改查

  • s.add()
    添加一个元素到集合中,如果集合的长度不变,则可以起到判断去重的效果
  • s.update()
    合并,和union效果相同,但是union并不修改原集,.update()会把合集赋值给s
  • s.difference_update()
    求差集,将两个集合的差集赋值给s,
  • s.discard()
    删除集合s中的一个元素,元素不存在不会报错
    可以批量删除集合内的一批元素吗,或者说删除一个子集?
  • s.pop()
    随机删除一个元素,里面不能指定值,只能随机选择
  • s.remove()
    删除,但是如果元素不存在,会报错
  • s.issubset()
    判断是不是子集

字符串操作

name = ‘scott‘

方法:

  • name.capitalize() 首字母大写
  • name.casefold()/name.lower() 使所有字符变为小写
  • name.upper() 使所有字符变为大写

    字符串匹配的时候,用于规范化输入字符

  • name.center(长度,不足处填充的字符)
    -------scott-------

  • name.count(‘t‘,3)从3开始(到..),统计‘t’的个数
    后两个参数可以不写或者只写一个,用于划分区域

  • name.endswith(‘lv‘)以‘lv’结尾

  • name.expandtaps(3)设置tab的长度

  • name.find(t,begin,end)查找t,从begin到end
    返回找到的第一个值的索引,如果找不到就返回‘-1’

  • name.format()格式化输出

name = ‘my name is {0}‘
print (name.format(‘scott‘))

name = ‘my name is {name},and im {age} year old‘
print (name.format(name = ‘scott‘,age = ‘23‘))
  • name.format_map()

print(name.format_map({‘name‘:‘scott‘,‘age‘:‘23‘}))
输出效果同上,但传入的是一个dict

  • name.index()
    定位位置
    name.rindex()从右边开始定位

num = ‘12345789‘
numstr = ‘dfwe123456‘

  • num.isalnum()
    判断是否是英文字符和数字,如果是特殊字符就会返回false

  • num.isdecimal()
    判断是否是十进制数字,但是如果检查到小数点等特殊字符,就会认为是一个字符串。所以总结起来的作用就是是否是一个正整数
    num.isdigit()
    num.isnumeric()
    作用相同,效果都是判断是否是正整数

  • numstr.isalpha()
    判断是否完全由字母组成

  • num.isidentifier()
    是否是一个合法的关键字/变量名

  • numstr.islower()/numstr.ishigher()
    是否小写/大写

  • num.isprintable()
    能否打印

  • num.isspace()
    是否是空格

  • num.istitle()
    是否是首字母大写

  • num.join()
    print(‘-‘.join([‘scott‘,‘jerry‘,‘jack‘,‘peter‘]))
    将列表拼接成字符串

  • name.ljust(with,‘-‘)/rjust()
    左对齐,右对齐

  • name.split()
    字符串分割

  • name.swapcase()
    大小写互换

  • name.translate() 字符翻译
    in = ‘abecd‘
    out = ‘12345‘
    trans_table = str.maketrans(in,out)
    print(name.translate(trans_table))

字符编码

ascii 只能存英文
gb2312 1980
gbk 1995
gb18030
unicode 1990

穿插一个数据类型————bytes

字节类型(二进制类型)
在python2里,你看到的str就是bytes(可以通过bytes(str);type(str)进行判断)

python文件头的声明文件:
# -*- coding: <encoding name> -*-
coding =<utf-8>
在解释中使用python控制窗,默认跟随控制窗声明为GBK

在字符串或者函数输出时使用声明编码的方式:
str.decode()
str.encode()

这里的东西,不碰到并不知道怎么使用和规避错误。所以我也不觉得非常重要。
还是贴一个参考链接,在以后碰到相关问题的时候,方便查询:
http://www.cnblogs.com/huxi/archive/2010/12/05/1897271.html

例子(包括linux终端):
http://blog.csdn.net/trochiluses/article/details/16825269

python2到python3的重要升级之一就是,内存中都是unicode

小结(抄袭自alex)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Python 2.x版本虽然支持Unicode,但在语法上需要‘xxx‘和u‘xxx‘两种字符串表示方式。
Python当然也支持其他编码方式,比如把Unicode编码成GB2312:

>>> u‘中文‘.encode(‘gb2312‘) ‘\xd6\xd0\xce\xc4‘ 
Try

但这种方式纯属自找麻烦,如果没有特殊业务要求,请牢记仅使用Unicode和UTF-8这两种编码方式。
在Python 3.x版本中,把‘xxx‘和u‘xxx‘统一成Unicode编码,即写不写前缀u都是一样的,而以字节形式表示的字符串则必须加上b前缀:b‘xxx‘。
格式化字符串的时候,可以用Python的交互式命令行测试,方便快捷。

文件操作

基本操作

打开文件:f = open(‘filename‘)
first_line = f.readline()

关键参数:

  • 打开文件的模式:

    • r ,只读(默认)
    • w, 只写【不可读,不存在就创建,存在即就删除内容】
    • a ,追加【可读,不存在就创建,存在就只追加内容】
  • ‘+’表示可以同时读写某个文件:

    • r+,可读写文件【可读可写,可追加】
    • w+,写读
    • a+,同a

4.三元运算/集合类型/字符串操作

标签:lin   括号   join   存储   格式化输出   remove   sci   大写   条件语句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cott-lv/p/7468925.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