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 1 组建团队
1.队长: 陈 芳 2016011990
队员: 马 玲 2016012054
王慧珍 2016012032
马佳欣 2016012009
吕国馨 2016012046
马 骏 2016012021
2.队名: 够了,够了
3.团队项目描述:三句话(1分)
4.队员风采:
| 
 Name  | 
 Style  | 
 Technology  | 
 Interest  | 
 Part  | 
 Manifesto  | 
| 
 陈 芳  | 
 言芳行洁  | 
 Java/C/数据库  | 
 Web开发  | 
 后端工程师  | 
 越努力,越幸运  | 
| 
 马 玲  | 
 锦瑟玲珑  | 
 Java/C/数据库  | 
 Web开发  | 
 项目经理/后端工程师  | 
 梦想要用实际行动去实现  | 
| 
 王慧珍  | 
 秀外慧中  | 
 Java/C/数据库/Jsp/Servlet  | 
 人工智能/Web开发  | 
 后端工程师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 
 马佳欣  | 
 欣欣向荣  | 
 C/C++/算法  | 
 算法实现  | 
 产品经理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 
 吕国馨  | 
 德艺双馨  | 
 HTML/CSS/JavaScript  | 
 Web开发  | 
 前端工程师  | 
 要更努力的走完未来的路  | 
| 
 马 骏  | 
 千里骏骨  | 
 Java/测试/数据库  | 
 项目分析与测试  | 
 产品经理/测试员  | 
 努力努力再努力  | 
5.队照:

04.03讨论:

6.团队描述:团队成员有卓音工作室
丰富的项目经验,产品面向用户广泛
section 2 团队选题
section 3 贡献分配
本部分将叙述此次团队讨论过程中对于贡献分配的一些事宜。在仔细阅读邹欣老师的第十七章之后,我们团队成员也对当前比较主流的绩效管理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了解,并结合了老师的具体要求,最后制定了我们团队的贡献分配标准。
贡献分配计划
1.讨论划分,自我驱动。
在具体实现项目之前,我们将通过多次的团队协商,将团队项目分割成几个大的部分,并将团队每个成员的擅长领域和擅长程度列出,分配到对应的项目部分,成立对应的Part小组。采用由擅长程度高的同学带领组内协商的方式制定本Part的每周预计工作额。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可以采用自我选择并和组内人员协商的方式选择自己要完成的Part,并且制定每天的预计工作额。
2.周期考核,效率优先,团队、个人打分。
考虑到我们一周内每天课程的数量不同,团队成员的个人工作习惯不同,我们经过讨论,将考核验收周期制定为一周,节省不必要的开会时间,并尽可能的提高团队的整体效率。单纯地以工作时长作为贡献评价会减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降低工作的效率,并不合理。当然,单一的效率评估会忽略团队成员的完成部分在总项目中的难度比重,所以我们团队通过讨论,将采用
周工作评分=周工作实际完成额*难度系数*80%+周工作评分*20%
- 周工作完成额按五十分制评分
 
超出的周工作完成额计算公式:(超出的周工作完成额百分比+1)*50
少于的周工作完成额计算公式:(1-少于的周工作完成额百分比)*50
- 难度系数由团队统一制定,分为1.5、1.25、1.0三档。
 - 周工作评分也按五十分制评分
 
周工作评分=团队其他成员评分的平均分*60%+个人评分*20%
3.潜在贡献
我们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会有一些潜在贡献的输出。比如帮助团队成员优化程序,提出不错的算法和点子,工作热情等等,我们决定通过集体讨论评分取平均值的方法给予1到5分的加分。
4.对于相同评分与团队和分情况。
我们将周工作评分取平均值,按每个人的对应比例分配50*N的对应分数,如果出现非自然数的情况,将通过协商,合理地四舍五入。对于相同评分,我们将通过组内其他人商议给予合理的+1、-1评分。
不管前路是什么,既然选择了,我们必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