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桥接模式和适配器模式

时间:2018-04-06 00:12:12      阅读:26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pat   info   实现   模式   内存   第三方   apt   分类   类继承   

 

 

桥接模式

https://www.w3cschool.cn/shejimoshi/bridge-pattern.html

 

桥接(Bridge)是用于把抽象化与实现化解耦,使得二者可以独立变化。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通过提供抽象化和实现化之间的桥接结构,来实现二者的解耦。

 

意图: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

主要解决:在有多种可能会变化的情况下,用继承会造成类爆炸问题,扩展起来不灵活。

何时使用:实现系统可能有多个角度分类,每一种角度都可能变化。

如何解决:把这种多角度分类分离出来,让它们独立变化,减少它们之间耦合。

关键代码:抽象类依赖实现类。

 

技术分享图片

 

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是作为两个不兼容的接口之间的桥梁。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结合了两个独立接口的功能。

这种模式涉及到一个单一的类,该类负责加入独立的或不兼容的接口功能。举个真实的例子,读卡器是作为内存卡和笔记本之间的适配器。您将内存卡插入读卡器,再将读卡器插入笔记本,这样就可以通过笔记本来读取内存卡。

我们通过下面的实例来演示适配器模式的使用。其中,音频播放器设备只能播放 mp3 文件,通过使用一个更高级的音频播放器来播放 vlc 和 mp4 文件。

 

意图: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主要解决:主要解决在软件系统中,常常要将一些"现存的对象"放到新的环境中,而新环境要求的接口是现对象不能满足的。

 

 技术分享图片

 

 

 区别

http://www.cnblogs.com/peida/archive/2008/08/01/1257574.html

 

适配器模式主要解决两个已经有接口间的匹配问题,这种情况下被适配的接口的实现往往是一个黑匣子。我们不想,也不能修改这个接口及其实现。同时也不可能控制其演化,只要相关的对象能与系统定义的接口协同工作即可。适配器模式经常被用在与第三方产品的功能集成上,采用该模式适应新类型的增加的方式是开发针对这个类型的适配器

 

 

 桥接模式则不同,参与桥接的接口是稳定的,用户可以扩展和修改桥接中的类,但是不能改变接口。桥接模式通过接口继承实现或者类继承实现功能扩展。

 

按照GOF的说法,桥接模式和适配器模式用于设计的不同阶段,桥接模式用于设计的前期,即在设计类时将类规划为逻辑和实现两个大类,是他们可以分别精心演化;而适配器模式用于设计完成之后,当发现设计完成的类无法协同工作时,可以采用适配器模式。然而很多情况下在设计初期就要考虑适配器模式的使用,如涉及到大量第三方应用接口的情况。

 

桥接模式和适配器模式

标签:pat   info   实现   模式   内存   第三方   apt   分类   类继承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ghtsong/p/8724869.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