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你看过的知识最多、含金量最好、质量最棒的书是什么?

时间:2019-06-08 00:31:46      阅读:12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生活方式   大手笔   体制   筛选   特质   保留   也有   包括   不为   

来源:知乎网友回答

1、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入门级哲学读物。可是我读它的时候很晚。有点哲学科普小说的意思。看到最后感动的一塌糊涂,说真的,我觉得自己泪点很高的,有时候铁石心肠,但是看到这个小说的结局,有点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小说本身很有哲学意味,你自己小说创造的人物,来到你自己的现实世界找你,可是你却看不到他,这是一种何等的落寞感。好似,人鬼情未了的意思。

2、乔治奥威尔《1984》,反集权主义小说。讲诉集权政治下,人的生活状态。乔治奥威尔是一个记者,一生致力于反集权主义的写作。回过来看,这本书极具预见性,可能作家去过苏联,了解当时苏联集权政治下的人的状态。涉及政治的东西,不敢多说,在我乎上已经被多次删帖了。反正,描述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怖感和压抑感。试想下,你被关在一个狭小的封闭、黑暗的房间,然后,六面墙体不断向你压缩,你被压缩成一个点的感觉。自行体会。

3、雨果《海上劳工》,描述人与自然斗争精神的小说。这风格有点像海明威的东西,应该说,可能海明威借鉴过雨果的小说。雨果果然是大手笔,小说的跨学科知识极为丰富,知识密度极大,看雨果的小说也如同逛博物馆。现在看来,小说的情节似乎很老套,但是要想下这是十九世纪的东西呀。雨果写悲剧也是很有一套。剧透下,男主最后为救女主牺牲,并且女主最后为他人所有。现在想来,男主具备暖男的所有特质。

4、李泽厚《美的历程》。有点像中国艺术史纲,笔法是民国文人的笔法,估计对艺术鉴赏有点兴趣的人,可能会喜欢这本书。

5、林语堂《苏东坡传》和《林语堂自传》。林语堂的书读的相对较多,但是最好的还是喜欢这两本。苏轼大概是他的偶像,故而写的极为细致,仰慕之情溢于言表。很多材料是来源书信和手札,故而可信度很高,非常值得一读。当然,对东坡也不是一味的吹捧,比如,苏轼老娘去世,他大丧事。此时,林语堂用了一个词,“好大喜功”,很有意思。《林语堂自传》,写的也很真切。我是08年读的《苏东坡传》,记得他说过他能有今天得益于,家乡的那一片山水,和母亲的教育。还说,一个人如果童年能好好享受和亲近大自然,再能有个好的母亲,好好教育,给足其母爱,大概一生也不会太差。这几句话,我深以为然呀。

6、钱钟书《围城》。可能表达了他对婚姻的看法。本书,语言本身比情节要有意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觉得此联来说钱钟书不为过,此书可以管窥一二。

7、沈复《浮生六记》。自传体随笔,有点像本回忆录。大概其妻陈芸过世后,甚为思念,记录其生前与妻子的生活记事。文笔清晰流畅,甚是有趣。林语堂夸陈芸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女人。读完,确实认同此言,只是有些惆怅,还是杨绛的那句“世间好物不牢靠,彩云易散琉璃脆”。

8、汤显祖《牡丹亭》。汤大师文辞功底了得,本人喜欢《牡丹亭》胜过《西厢记》。当时,看《红楼梦》,看到林黛玉贾宝玉他们把《牡丹亭》、《西厢记》当黄书看的,现在的时代,没人说是黄书,却估计没几个学生愿意读了。不过,里面确实有赤裸裸的性描写,但是是隐喻的手法。想来,汤大师也是写性场景的绝顶高手。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故事确实华美,情节比《西厢记》进步,至少有一个还魂的情节。

9、沈从文《边城》和《从文自传》。文笔清淡,可是,看《从文自传》还真不晓得,这他老人家小时候还当过兵,喜欢观摩官兵杀人。沈从文说,他的所有写作就是在写他的童年,可知童年对其影响有多大。《边城》似乎描绘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但是最终是个悲剧,不过我挺喜欢这个悲剧的,哀而不伤,伤在心里。不过我觉得沈先生,写的是故乡一个逝去的时代。

10、梁实秋《雅舍小品》。梁先生以小品文著称,确实劲道。吃喝玩乐、琴棋书画,每一样都津津有味,他的文章读的就是一个爽,就像老师傅做的一碗四川酸辣面。他的用词极为精准,幽默诙谐,文风辨识度极高。一次,龙应台问她的母亲,最喜欢谁的文章,老人家出口就是,梁实秋,龙大赞母亲有品位。哎呀,突然,我觉得自己也有点品位啦,哈哈哈。

11、川端康成《雪国》。诺贝尔文学奖给川端,确实名副其实。文笔极为优美,并且集中体现了日本的美学精神,“物哀”。川端在《雪国》也写性,但是极为雅致和隐晦,这与村上春树完全不同。我最喜欢的不是女主角,而是二号主角,叶子。叶子最后的死给了我极大触动。也是因为《雪国》,我开始对日本文学和美学开始有兴趣了。

12、汪曾祺《受戒》。其实是他的一部短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汪曾祺师承沈从文,也确实有沈的笔调。《受戒》,是记录他自己多年前的一个梦。讲一个小孩子在一家小寺庙做和尚,并与邻居小女孩的爱情故事。清新,真实,美好。

13、四大名著。《红楼梦》不仅是写爱情,写人生、写时代、写规则、写权谋、写历史更替不一而足,是一部百科全书式小说。《水浒传》,写一般除暴安民的黑社会发展壮大,成立帮会,力量足以与体制抗衡,最后被体制收买、利用,最后消散的过程,主要讲义气。《三国演义》,写谋略、写英雄,写政局更迭,写春秋大义,写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势。《西游记》,师徒四人打怪取经的故事,表面是与佛家相关,其实背后反应阶级差异,有背景的妖怪每次都会棍下留人,没有的就被悟空一棍子打死了。孙悟空每次打不赢都是有救兵,背后是观音,大有背景;猪八戒生前是天蓬元帅,还会搞笑卖萌;唐僧是金蝉子转世,怎么都能化险为夷;就连沙僧也出生不凡呀!这样的团队背景不说取经了,就是去火星也不是问题呀!唉,也不怪我们矮丑穷抱怨了,这就是差距呀。

14、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也是一本史纲吧,大历史观。纵向分析了,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深层文化、制度等原因。宏观视角,不妨一读,对历史会有一些重新认识。

15、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文化人类学的代表作品,作者是美国女人类学家。这是二次大战后,日本战败,为了美国接管日本,给美国军方的一个人类学报告。分析了日本人的国民信仰、性格、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等。对日本文化的理解相对较少,但是对了解日本民族有些帮助。

16、李耳《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余字,道出宇宙奥妙。鲁迅在《故事新编》里有一篇《出关》,就是讲老子出关口遇到守城伊尹,老子看他待自己还不错。那伊尹劝说说,留点啥呗,老头就留下这惜字如金的《道德经》。说吴清源下棋前要通读《道德经》,然后下棋如有神助。自己读过十来遍,天资愚钝,没太能懂,想是微言大义。以后,会不定期常读的。我们古老的中华文明能与《圣经》和《古兰经》相当的典籍,《道德经》算拿的出手了,我们重在言简意赅,四两拨千斤。

17、莫言《丰乳肥臀》。当时以为是黄书小说,其实相去甚远,史诗性的民族巨作。莫言说,他没怎么看不过加西亚马尔克斯,但是看了一点,就知道他的东西怎么写了,因为骨子里他们是一类人。《百年孤独》我是读了三分之二,莫言的这本我是仔细读完了的。读书,我有个习惯,要么就不读,要么就认真读,读不下去再说。莫言的作品,比较粗犷,但以他的实力绝对不粗俗,文笔和思想性绝对是顶级水平,文章密度极大,读来是有难度的。顺带说下,最早喜欢他是初中看过他的一篇短篇小说《夜渔》,写的极好,给我的触动极大。

18、查良镛《天龙八部》。写金庸的真名有点装逼的意思,不过还是喜欢叫查先生。私以为,金庸15部武侠中,“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还有一部《越女剑》,其中最具深度的作品,或者我最喜欢的还是《天龙八部》。金庸是民国人,家学深厚,徐志摩表弟,自然对传统的东西掌握的极好。他的本事是,将传统的雅的“琴棋书画,礼仪春秋,诗经离骚,周易老庄,奇门遁甲林林总总”用一种很通俗的武侠小说的方式,表达出来,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接受,老百姓喜闻乐见,打打杀杀真好玩;鉴赏家可品可评可叹可喜可愤可骂,真是雅俗共赏。可以说对中国华人,很多方面有启蒙的作用,功德无量。金庸写《天龙八部》,对佛学涉及较为多,类似有点“古希腊”式悲剧,写的是人世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更多的表现是“求不得”。段誉爱王语嫣,可是总是得不到其心,后来他悟了,其实他喜欢的不是王语嫣本人,不过是自己的心魔;王语嫣深爱慕容复,求之不得;慕容复追求段誉所拥有的,他要完成复国大业;乔峰,大英雄,只想维持宋辽和平,却身份上使他尴尬,值得以身殉国,还不知道殉的是哪国。想想,每个人都有其困境,都有其求而不得的地方,金庸描述的就是这种状态。其实,很多东西找不到答案,或许小说里人物的困惑就是金庸所经历过的,最后他寻求佛经,佛学里似乎有些答案。有点《红楼梦》的味道了。

19、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研一的时候读的一本书,听闻托克维尔大名后,去图书馆寻来拜读。书很薄,花了两天读完。主要是分析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原因,和其产生的影响。有些学术专著的意思。其实就这个路子,研究史学的同学,可以按照他的路子,分析下我们的“辛亥革命”,绝对可以按图索骥。只是我本人没有这个功底和功夫。

20、王国维《人间词话》。这本书是王先生二十多岁写的,真是震撼他当时的学术自由风气,二十多岁就可以对唐以来的词进行评定,这要勇气和魄力,当然更要学养,谁让他是王国维哩。不过,学界对这本书的争议很大,有些是颇有微词的。同时,不是专业人士,看看也没什么坏处。他谈论词的境界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无我之境境界更高。对了,他老人家极力推崇李煜、辛弃疾和纳兰容若。可能有个人喜欢的成分在里面吧。

21、司马迁《史记》。史书里面最具文学水准的,或者它本身就是文学作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它,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古文底子。不过,里面的有关“历法”和“礼仪祭祀”之类的内容,我多是略过不读的。司马迁的功力在,对于场景的还原极其精准到位,这一点很厉害,仿佛读者就在跟前体验他所讲的事情。这本书是去年寒假读的。看写到《孝武本纪》,论及本朝皇帝,汉武帝刘策,司马迁相对客观,有些还是违反政策的话,居然保留下来了,有点诧异。

22、司马光《资治通鉴》。真是煌煌巨作呀,足足有四百多万字。想来,司马光当年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王得势,司马转而去著史书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至少他能名垂青史不是因为其所处的政治地位,而是因为这本史书。相比《史记》,《资治通鉴》很是庞大,但是却相对好读懂些,至少语言也没那么晦涩,可能是跟年代有关吧。从文学价值考虑,《资治通鉴》肯定不敌《史记》。集中阐述帝王之术,朝代兴废更替之道,对后世当权者和执政者有诸多启示。确实不敢说自己读清楚了,里面有很多门道,后面会不断再看。

23、残雪《残雪自选集》。残雪应该是一个比较小众的作家,但是在纯文学圈还是相对比较知名的。记得有次,许子东在《锵锵三人行》上讲了一件事:有次金庸来大陆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发现文学圈的人不太重视他的武侠小说,而都在讨论残雪的作品,他老人家也不太高兴,估计愤愤不平,难道的东西还不如残雪。哈哈。我最早看到残雪这本《残雪自选集》是在大一的时候。觉得她的风格像卡夫卡的东西,善于挖掘和探索人性恶的东西,极为深刻。很多人觉得她的作品像卡夫卡的东西,当然,她当然不是简单的模仿卡夫卡,很多东西没有情节,展现和讽刺人世和人生的荒诞感 和虚无感,确实不太容易懂,她的这种路子估计在中国也绝无仅有吧。

24、《诗经》。后面筛选,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流行的本子大概305篇左右。有人说学诗要高古,最好学唐朝以前的诗。自以为,诗歌是文学最高的表现形式,而《诗经》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对文学尤其喜爱的人还是要读读《诗经》和《楚辞》的,大多数作品淳朴、自然,如盛开的莲花,沁人心脾,香远益清。孔子教育他儿子孔鲤说:不读诗,何以言。这里的诗就是《诗经》,不读《诗经》,你怎么说话呀。其实,品读文学作品的作用,不在乎你能口吐莲花,妙笔生花。重要的是提高你对美的文字的感受力和鉴别能力,能欣赏美,鉴别美,从而使心灵得到滋养,不在乎炫耀自己,寻求内心的安定,和构建精神归所。就像你胸中有山水,有丘壑,有诗歌,你的生命体验和质量会完全不同。抱歉,我又开始灌鸡汤啦。。不过,有的鸡汤,是要给懂的人喝的。

25、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所在的楚国,大概在今天的湖北和湖南一带,所以他的《离骚》吸收了楚地方言,很有特点。最开始接触《离骚》还是很抵触的,后来多读了几遍,越读越有意思。之后,还学着其中的风格,模仿着写过一些句子。应该说,《离骚》和楚辞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风。苏轼、赵孟頫、文征明没事就喜欢抄《离骚》,文征明更是接近九十岁的年纪,还用蝇头小楷抄《离骚》,乐此不疲,引以为傲。

你看过的知识最多、含金量最好、质量最棒的书是什么?

标签:生活方式   大手笔   体制   筛选   特质   保留   也有   包括   不为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icksteves/p/10989518.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