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4星|《病毒星球》:人类探索病毒的有趣故事

时间:2019-07-24 13:41:59      阅读:327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地球   导致   消化道   冻结   redirect   千万   找不到   就会   感受   

 人鼻病毒可以训练我们的免疫系统,这样未来遇到一些小刺激时,免疫系统就不会过度反应,而可以养精蓄锐,去攻击那些真正的敌人。或许我们不该把感冒看成我们的老对手,而是一个常伴左右的明师。

技术图片

 

病毒星球

 

作者: [美]卡尔·齐默 

出版社: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译者: 刘旸 

出版年: 2019-4

页数: 168

定价: 4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9571437

 

 

01

 

深入浅出的、有趣的科普。英文版2011年第一版,2015年第二版。书比较薄,正文只有145页。

 

全书共10章,每章分别以一个病毒为主角,讲人类发现病毒探索病毒的故事,病毒的生存发展原理等等。

 

书中一些有趣的信息:

1:感冒病毒可以训练我们的免疫系统,这样未来遇到一些小刺激时,免疫系统就不会过度反应。或许我们不该把感冒看成我们的老对手,而是一个常伴左右的明师;

2:公众对噬菌体的狂热到20世纪40年代就已归于冷却,因为抗生素出现了;

3:不死鸟病毒可能是在距今不到100万年的时间里感染了我们的祖先;

4:埃博拉病毒的确是一种古老的病毒;

5:直到1977年,埃塞俄比亚记录了世界上最后一例天花。整个世界彻底告别了天花;

6:在2011年,FAO正式宣布牛瘟病毒已经从地球上消失;

7:他们从零开始制造出了脊髓灰质炎病毒。

 

总体评价4星,不错。

 

 

02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2011年,《病毒星球》第一版正式出版。在那之后病毒的威力又一次让我们震惊。曾经仅在非洲偏远地区小规模爆发的埃博拉病毒,突然造成了弗里敦和科纳克里等城市的大规模疫情,并首次扩散到其他大陆。P2

 

2:实上,洞里甚至连一条鱼也找不到。这个神奇的洞穴在几千万年间一直与世隔绝,仿佛是生物圈外一个独立的存在。然而,萨特尔的那次拜访的确不虚此行。他把从水晶洞里带回的水放在显微镜下,大片大片的病毒展现在他眼前,每滴水里都足有2亿个病毒。P4

 

3:拜耶林克把新染病的植株再次磨碎,汁液过滤,得到的液体能继续感染更多的健康植株。在染病植株的研磨液里一定有什么比细菌还小的东西,它们能自我复制,能传染疾病。1898年,拜耶林克把它们称为“有传染性的活液”。P7

 

4:人鼻病毒可以训练我们的免疫系统,这样未来遇到一些小刺激时,免疫系统就不会过度反应,而可以养精蓄锐,去攻击那些真正的敌人。或许我们不该把感冒看成我们的老对手,而是一个常伴左右的明师。P24

 

5:其中一种猜测是,1918年的流感病毒同1889年大流感期间的病毒相似,1918年大爆发时,老一代人携带了1889年获得的抗体,这些抗体保护了他们。P27

 

6:很多鸟类携带病毒,本身却不得病。而且鸟被感染的不是呼吸道,而是消化道。病毒藏匿在鸟屎里,健康的鸟喝了含有病毒的水,就会被传染。P28

 

7:流感病毒的基因存储在8条DNA片段里,当宿主细胞同时复制来自两种病毒的DNA片段时,这些片段就可能混在一起。这样,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就会不小心带上来自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这种基因混合的现象叫作基因重配,也就是病毒世界的“性”。P30

 

8:劳斯继续研究了几十年。他把含有病毒的液体注射到兔子身体内部(而不是涂在表面),这种操作没有让兔子长出之前那种无害的角,却引发了更为可怕的癌症,接受注射的兔子全都死了。因为发现了病毒和癌症之间的联系,劳斯获得了196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P36

 

9:被HPV感染的细胞向上移动,实际上也在不断靠近它们生命的终点。病毒能感受到宿主细胞靠近表面,然后改变策略。之前,它们会让细胞更快地分裂,在靠近体表之后则发出指令,让宿主细胞制造更多的新病毒。等宿主细胞到达身体最表面,就会破裂并释放出大量HPV.去感染新宿主。P41

 

10:德雷勒医生相信这个发现意义重大,这些病毒理应有自已的名字,于是给它们起名叫“噬菌体”(bacteriophage,简写为phage).但病毒感染细菌的想法听起来实在是太奇怪了,很多科学家都不能接受。191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免疫学家朱尔.博尔代(Jules Bordet)也尝试过寻找噬菌体。P52

 

11:可好景不长,公众对噬菌体的狂热到20世纪40年代就已归于冷却。把活病毒当成药物的做法,还是让不少医生精神紧张;而且20世纪30年代发现了抗生素,抗生素毕竟不是活的生物,P55

 

12:首例成功改造用来对付细菌的噬菌体出自波士顿大学的生物学家詹姆斯·柯林斯(James Collins)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卢冠达之手,二人于2008年联合发表了改造的细节。这种新噬菌体对付细菌特别有效,是因为它被改造成能直接攻击细菌的生物膜。P59

 

13:当霍乱弧菌爆发并导致霍乱流行时,噬菌体也跟着大肆繁殖。病毒迅猛增殖,越来越快地杀死弧菌,直到超过了微生物繁殖的速度,细菌阵营就溃败下来,霍乱的流行也因此平息。P66

 

14:科学家还发现,这种病毒自成一类。科学家称其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内源性”的意思是说,它们是从生物内部产生出来的。科学家很快从其他动物身上发现了更多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事实上,这类病毒潜伏在几乎所有重要的脊椎动物类群里,从鱼类、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都能找到它们的痕迹。P74

 

15:不死鸟病毒可能是在距今不到100万年的时间里感染了我们的祖先。而我们身体里也有一些病毒比这还要古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科学家发现了一些同时存在于人类和其他物种基因组中的病毒,P76

 

16:关于埃博拉病毒,有一点很清楚:尽管我们对它们完全陌生,但它们的确是一种古老的病毒。演化生物学家在仓鼠和田鼠的基因组中发现了类似埃博拉病毒的基因。就像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一样,这些埃博拉病毒的祖先感染了啮齿类动物,并在不经意间留下了可以追踪的DNA痕迹。P111

 

17:大约3500年前,天花在人类社会第一次留下可追溯的痕迹:人们发现了三具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布满了脓疱留下的伤疤。包括中国、印度和古希腊在内的其他许多古代文明中心,也都领教了这种病毒的威力。P122

 

18:疫情不断爆发出来,又一次次被击退,直到1977年,埃塞俄比亚记录了世界上最后一例天花。整个世界彻底告别了天花。P128

 

19:事实证明,斯科特也过于悲观了。2001年,也就是他做出预测仅仅3年后,兽医们记录下最后一例牛瘟-这是肯尼亚梅鲁国家公园的一头非洲野水牛。FAO又等了10年,期间没有任何其他动物再次感染。终于,在2011年,他们正式宣布,牛瘟病毒已经从地球上消失。P129

 

20:2014年的一件事让人们意识到,让病毒失控甚至都不需要什么生物武器。美国马里兰州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在打包一间实验室的物品时,发现了六只旧的小瓶子。这些瓶子是20世纪50年代的遗留,里面装着天花病毒。在WHO的天花清扫中,它们显然被忽视了,尽管它们藏匿的地方是世界上领先的医学研究中心之一。P132

 

21:这样,一个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组的完整副本就真实地呈现在了人们眼前。维默尔和他的同事们把这段RNA放到装满碱基和酶的试管里,新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就自动开始组装。换句话说,他们从零开始制造出了脊髓灰质炎病毒。P132

 

22:自然界中唯一已知有这种外壳和表面细毛结构的就是病毒。但和当时所有的微生物学家一样,拉斯科拉也知道布拉德福德球菌的大小不对,它们看上去比病毒大100倍。尽管如此,布拉德福德球菌确实是病毒。P138

 

23:旧名字显然是误导的,于是,拉斯科拉和他的同事给布拉德福德球菌取了一个新名字——拟菌病毒(mimivirus,“米米病毒”),用来表示这种病毒和细菌有很多相似性。P139

 

24:2014年,法国研究人员解冻了冻结三万年之久的西伯利亚冻土,在其中也发现了巨型病毒-这些病毒足有1.5微米长,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巨型病毒。P140

 

25:这么高的变异速度可能正成为了基因组大小的限制因素。基因组没法扩大,病毒也就没办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体了。因为假如基因组变大了,病毒就比人更可能产生致命突变。因此,是自然选择成就了病毒的微型基因组。P143

 

 

 

全文完

 

相关链接:

 

科技类好书15本

 


 

近年读了1008本书,挑出32本5星好书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6月30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6月30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198本书(截至6月30日)

 

本号979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

 

技术图片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4星|《病毒星球》:人类探索病毒的有趣故事

标签:地球   导致   消化道   冻结   redirect   千万   找不到   就会   感受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uoqs/p/11237255.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